778四战之地(2 / 4)

目前为止,他和韩国一样。已经处于一种只要轻轻一推就可以灭掉了的状态,也正是这种考虑。魏国的大梁。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附近。魏国把有限的精力全部集中到如何加固城防上。这也就意味着,魏国放弃了主动防御的国家防御战略。

但情况总是在变化的。随着秦国,韩国工业品的大量涌进。特别是秦国新奇的东西,还有那些大量的奢侈的品流入。特别是王宫装饰用品。从玻璃,到光亮的地板砖,从漂亮的水晶吊灯。到坚固防火耐用的水泥建筑。这些都在刺激的魏国王室不断消费的神经。特别是周边国家的财力越来越发达。特别是韩国。韩国的国土面积和魏国差不多,但人家韩国却可以建造那么高的大厦,而且新郑人口过百万。更气人的是,赋税征收的不多,却财政实力大大超过了魏国。

相反魏国,特别是魏王的王室收入,连连不够。而且还欠下了韩国商人一些债务。不仅如此,魏国的大梁无论如何去修,就是修不过韩国。更气人的是。

魏国的大梁正好处于韩国东进的道路上,大量的商人云集于此,一样,韩国的好东西开始在大量流动起来。一些民用,商用建筑一度超过了王侯贵族家。这样一来进一步的刺激了魏国的贵族们的神经。

于是,魏国的贵族们开始动起来脑筋。他们要打压这些商人的嚣张气焰,尽管这些商人也缴纳税款。但他们显然不知道权力的威严,还有贵族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贵族要为了他们那一点面子捍卫最后的尊严。

“我王应该下令对那些商人施以重税。只有这样才能克制住商人的嚣张气焰。”一名大臣如此上表给魏王,魏王也对商人的表现感到十分的厌恶,而且,重修整个大梁城和修建魏王宫需要大量的钱财,既然如此,大臣的想法正好符合魏王的意思。于是魏王不假思索的就答应了。

其实,整个魏国已经处于经济崩溃的边缘了。秦国农业持续的扩张,特别是周边几个国家都在大规模的兼并土地。特别适合楚国,韩国,赵国,齐国。这些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兼并土地,然后改善自己的农业结构。相反,魏国却一点动静都没有。周边国家正在改种新的农作物的时候,魏国依然种植的是粟。这种热量和产值都不高的农作物依然在魏国出现。

而在魏国的本土,特别是大梁。受到韩国经济的强劲振兴。来往的商人越来越多。汇集到这里的各种商品也越来越多。而商人对各种需求服务也需要相应的跟上,这就给魏国大梁的的商业酒店住宿,饮食,娱乐带来很大的商业振兴作用。在魏国大梁的商业酒店价格开始上涨,各种租赁也开始出现。特别是,商铺,仓库的租赁成为魏国大梁的第二大经济亮点。

但就是如此,魏王根本就不顾本国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的衰弱颓势,竟然要对韩国商人增加高额的赋税用来增加本国的财政收入,而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七十都进入了魏王的个人腰包。他要修建自己的王宫。

魏国增加赋税,特别是针对韩国商人单独增加个人赋税的消息传来。立即引起了韩国民众的不满,魏国对周边几个国家的商人都不敢太过分的得罪。特别是秦国,如果一旦对秦国商人增加赋税过多的话,很有可能造成秦国的出兵。正是出于这个考虑。魏王并并没有对秦国商人增加高额赋税。至于齐国。齐国商人数量不是很多。增加也不是很明显。至于赵国商人,和齐国一样。至于楚国。魏国也不敢得罪。

唯独韩国商人。魏王认为,韩国和魏国一样。都是一个一下子就可以灭掉的国家,对于这样一个弱小的国家。没有必要考虑。而且即便是双发翻脸的话。魏国也不惧怕韩国。但魏王显然不天天看报纸。韩国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韩国了。随着韩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韩国已经有能力对任何国家派兵作战了。如今魏国竟然小看韩国。这怎么不引起韩国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