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3修铁路的问题(2 / 4)

齐国,莱州沿海地区。

“赵国人来这里的投资变得越来越多,他们最近来了五个锅炉厂,还有一些焊接厂,听说能够直接把铁甲焊接起来,此外还有一些齿轮,轴承,机械方面的工厂,这些工厂都是咱们齐国从来没有遇到的过的工厂,在技术方面。咱们的缺乏力度非常的大。很多工人抱怨,他们的很多活都干不了。”一名地方官员对娄敬解释到。

“哦。还有这样的事情。具体情况说一说。”娄敬对于这样的事情非常的感兴趣,因为这里的变化变得非常的大。

在这一段时间内,赵国大量的工厂迁移相当多的设备来到这里。他们投资,兼并或者是合资建设了一些工厂,这些工厂是合资的工厂。这样的工厂对齐国是有很大的好处,他们带来了相当多的技术,虽然看起来一些技术设备老旧了一些,但对齐国来说。却是一次巨大的技术冲击。为了让这些技术设备进入齐国,齐国还专门修整了一些公路,尽管这些公路还是土路,但毕竟情况好多了。马车可以通行,一些机床设备还是需要进一步的分解才能运输到这里来。

这些合资工厂的到来,改变了齐国当初那种依靠手工作坊来完成的事情,这对他们来说。却是是一种巨大的技术冲击。

“他们需要各种各样的工人,他们说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培训,如果不经过这样的培训,我们的人根本无法上岗,但是,我们的很多人字都不认识,他们怎么可能明白一些理论。而且他们还有很多什么奇怪的单位。我们的人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变极为的困难了。”当地官员说到。

娄敬耐心的听着。他终于明白了对方说的意思,赵国的工人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不管这些基础是怎么来的,比如。他们是靠着学习,或者是培训。或者是经验所得,但是他们都有这样的知识,他们知道多少个气压,多少温度,知道多少压强值,他们通过一些简单的计算知道该如何进行工作,没有办法,如果不知道这些的话,他们就会失去工作,但是知道了这些,他们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薪酬,进而晋升为高级技工。这对他们的命运有很大的改变。别看赵国工人每天的工作强度很大,他们的竞争也很大。如果他们不学习的话,他们根本就做不了这样的事情。

赵国和齐国是不同的。赵国有一定的教育基础,识字率以及教育的普及程度远远高于齐国,而齐国根本就没有这样多的资金来普及他们的教育,而且他们也没有能力进一步的派遣留学生进行学习,所以,情况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

齐国人缺乏基础教育,而忽然让他们接受这样先进的技术,他们一下子感到了茫然,或者是不知所措,毕竟他们不知道了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来解释他们目前遇到的这种情况。

“这,我们就不知道我们该怎么办了好了。赵国对我们说,说我们的工人,缺乏一定的基础教育,他们连一些基础的知识都没有,这样的工人是无法进一步的晋升的,他们只能干一些卖力气的活。”当地官员把自己得到的情况报告给了娄敬。

“嗯。我知道怎么回事了。”娄敬点点头。这就是国家的基础教育,齐国缺乏的就是这样一种教育。赵国几乎普及了义务教育,秦国早就普及到高中地步,赵国最起码到了初中,在初中结业之后,他们会分开,很多人会进入工厂当学徒,尽管他们的工资薪酬不高,但是他们可以依靠自己的天赋进入工厂给予的学院当中进一步的学习,进而成为高级技工,然后可以留学,然后再工作,或者是从事研究,可以说,赵国的学习模式,非常的实际。这是工厂主们想出来的办法。

可是,齐国却没有这样的事情。因为他们缺乏足够多的资金,他们在教育费用上的投资非常的少。少的可怜,这样就导致他们不能进一步的扩大自己企业的规模,这对齐国来说。是不利的。

娄敬上任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