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5棘手的外交问题(2 / 3)

燕国的兵员就少于对方,这在于,高句丽政府比燕国政府更加的有效。毕竟,他们只有一个政府,一套班底,而燕国则是两套班底,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本难以发挥出应该有的作用,相反反而会拖累燕国的正常发挥,在这样的情况下,陆军部长自然而然的希望停止不要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

“嗯,难道就这样算了?”太子丹很郁闷的说到。尽管他很恼火,但是他也足够的冷静,他很清楚,如果不能改变自己的财政状况的话,反而会严重的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因为战争耗费大量的财政资源拖入到无穷尽的消耗当中,这对燕国来说,可谓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这个。”经济部长和经济大臣相互看了看,他们两个也没有办法。

“太子,我们可以调停这件事情。让各国介入进来,让各国看看这件事情,毕竟,咱们中原国家,都是礼仪之邦。这事情,也是需要一个道理的。这高句丽也是蛮夷一类,咱们应该和他讲讲道理。”就在这时候。财政部长这样建议到。经济部长和经济大臣听到这样的建议,内心却是一阵的冷笑。礼仪之邦。这简直就是开玩笑,在国家利益面前,谁会和你讲礼仪,他们只会讲利益,而且调停的话,谁会来参加,根本就没有那个国家愿意来参与这样的破事当中。还不如积极的准备当中。

“呵呵。也是,不如我们就调停,让所有的国家都看看,是不是燕国不讲理。”太子丹这样说到。

“不过,咱们也不能打口水战,也需要准备准备,这样吧,我们在扩充一个团的兵力,以便随时掌握一支预备部队用在这个方向上,你们说,怎么样?”太子丹这样说到。太子丹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不管怎么样,他们首先要做好打的准备,其他人纷纷点头,表示可以。毕竟,这样的事情对他们来说,损失并不是很大,只要现在不开打,一切都是有利的,毕竟,开战的准备条件是不充分的。

高句丽,黑城。高句丽已经换了第三届政府,担任政府总理的是李林,一个中年男人。早年参加过对燕国作战,他很清楚燕国的军事力量,如果不是在秦国人的帮助下,他们根本就打不赢高句丽,高句丽度过了最为困难的时期。现在,他们需要解决新的课题,那就是,新的对燕国的战争。

“对燕国的战争,我认为,当前开战是极为不利的,首先,高句丽政府的财政状况还没有完全的恢复过来,尽管我们得到了齐国和赵国的援助,但是,整体来看,经济发展的状况是好的,但问题是,打仗会严重的影响到这种状况的发挥,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不小的打击,以及压力,当前我们还不能做出这样过分的事情来。”财政部长首先就燕国战争的事情发表了一个态度,那就是,当前不能开展,至于未来,需要等到高句丽经济恢复,以及做好战争准备之后才能开大,以目前的姿态来看,他们似乎很难打赢这样一场战争。

“是的。总理先生,这样的情况对我们来说,很难打赢。我们的陆军规模很小,为了支持海军的发展,我们陆军只有十二个步兵营,以十二个步兵营的兵力去应对这样一场战争,毫无胜算。”陆军部长这样说的。同时不满的对海军部长看了一眼。似乎所有的国家都是陆军和海军的矛盾比较严重,这种严重的矛盾贯穿整个陆海军的发展当中,这种状况的出现,处理好的话,会促进两军的发展,处理不好的话,会成为一种灾难,无情的内耗。

“嗯。这件事情,我很清楚,当前绝对不是发动战争的最佳时机,因为打仗打的是后勤因素,通往北方的铁路还没有修建。就连前期的勘测都没有进行,这显然是不行的。而通往北方的道路只有一条。那条土路,依靠这样一条土路,而完成大规模的军事装备的运输任务,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李林这样说到。对于陆军和海军之间的竞争关系,他很清楚,之前高句丽全力发展海军,财政资金大规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