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说媒(1 / 2)

绊兮苒

乔晓峰不识林彩娘,便没跟父母多说。

那林彩娘也是毫无在意,满脸笑意的望着李氏。

“乔家嫂子,我是上林村的喜婆,林彩娘啊!

您忘了,您家大女乔芸成亲的时候,咱们还见过面的。”

李氏一听,猛地一拍脑门,这可不就是上林村的林媒婆吗,她怎得就给忘了。

“哎呀,大妹子,你看我这记性,招呼不周,你可别怪啊!”

媒婆上门,想小芸那边该是办妥了。

李氏如是想着,对待林彩娘的态度便更加热情了。

这说媒的事,乔老汉自觉插不上话,放下手里的农具,转身对着二人点点头,向后院走去。

乔晓峰自然也不会留下来,也跟着去了。

父子二人走开后,李氏满脸笑意的拉着林彩娘往正堂走,转身间,对着东厢的乔薇喊道“小薇,快给你林婶子端碗糖水来!”

林彩娘笑着推迟。

“端什么糖水,一碗白水就行,嫂子还跟我客气!”

说话间,两人已在堂屋坐下。

山野农村,糖是很精贵的东西,乔家那点存货,还是乔春出嫁时,李氏咬牙买的二两。

乔薇端着糖水,步伐轻慢的走进堂屋。

因她进来,屋内的谈话声立刻止住,接着便有一股似有若无的视线,一直打量着她。

“婶子,喝水。”

直到乔薇的背影消失在门外,林彩娘方才扭头冲李氏道。

“嫂子真是好福气,这般好相貌的女儿,便是镇上胡员外家的小姐,也比不上呢!”

好听的话,谁都喜欢,李氏高兴的抚了抚鬓角散落下的白发,嘴都笑的合不拢了。

“林妹子这是要把她夸上天啊,咱们这样的农家女,怎能比得上员外家的千金小姐。”

林彩娘也不反驳,接着道“嫂子,您可别谦虚,这孩子相貌好,又是温柔知礼的性子,办事还这般妥帖,谁见了不夸上两句!”

说着又正了正身子,端直腰背,右手抬起,不经意间摸了摸耳朵上的金耳坠。

“我今天来,就是给您道喜的。”

李氏心中虽如明镜般,嘴上却是半分不露。

“敢问妹子,喜从何来?”

林彩娘笑的更加欢快。

“嫂子,您家小女可是有大福气了,咱上林村萧家,您还知道?

就是那家小子在京城办差的萧家,他家老太太托我向您家提亲,想要求娶您的小女乔薇呢。

您说,这是不是一桩大喜事!”

李氏微点了下头。

林彩娘接着道。

“那萧家小子,长得是人高马大,相貌不俗,虽自幼在外闯荡,却最是洁身自好。

早年萧家老太太也给他说过亲事,但那年月您也知道,谁家不是穷怕了,都指望嫁女儿捞点钱,好给儿子娶媳妇?

萧家长辈去的早,只留下他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也就没有人家姑娘能看得上的。

可是没想到那萧家小子是个胆大的,只身离家,外出闯荡,几年下来,却也给他挣下一份家业来。”

说着端起一旁的糖水,咕咚喝了两口,缓口气接着道。

“现在上林村谁不知道萧家小子有出息了,就那青砖瓦房,高门大院,便是里正家,也比不上啊。

不说家里的几亩良田,租给他人只管收租,就是萧山的月银,都够咱们这样的人家过上小半年了,您家小女嫁过去,就是那收租享福的太太啦!”

她说的这些,乔芸或多或少都跟李氏提过,此时再听,也只是走个过场,并未往心里去,于是李氏按耐不住心中的疑惑,大胆的问出了这个纠结于心的问题。

“林妹子,你说的那萧家小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