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大姐的说服力(1 / 3)

下林村是什么地方,几十年没出过一个秀才,乔家是什么人家,穷的过年连新衣都舍不得做。

就这,小妹还想让幼弟去读书,莫不是疯了不成。

按说这乔家四女一子,本不该过的这般贫寒。

奈何乔老汉与李氏都是心眼实的,几个女儿出嫁,聘礼全部做嫁妆陪了出去不说,别家女儿有的,她们更是一样不少。

如是这般,几年下来,三个女儿相继出嫁,乔家几乎是前脚还完欠债,后脚又嫁女儿,便又要去借。

这样想来,日子穷困,没有结余,也说得过去。

在外人看来,乔家父母无疑是傻的,谁不指望女儿出嫁赚些银钱,唯独他们还贴钱进去。

但乔家的女儿嫁到婆家,却是很受看重,日子皆过的和和美美,当然,除去二女婿那里出的意外。

二女婿的家人,很看重二女却是不假。

如此看来,乔家,真真是疼爱孩子的人家。

乔芸不懂,小妹为何忽的有了让幼弟去读书的想法,毕竟乔晓峰的年纪,几乎是过了启蒙读书的最好时期。

“小薇,咱们先不说读书所需的银钱,就说晓峰的年纪,现在去读书,是不是晚了些。”

乔薇拉大姐坐下,给两人倒上凉水。

“大姐,银钱你自是不用担心,我有办法,晓峰自幼聪慧懂事,这你我都知道,但他喜欢写字,想要识字,却是咱们都不知晓的。”

乔薇把碗向乔芸推了推,目光清澈柔和,嘴角也带着笑意。

“之前,是我对他的关注不够,总是见他在地上写写画画,却从未去问过他究竟在写些什么;那日,萧家来送聘礼,带了一份礼单,大姐可还记得?”

乔芸神色越发疑惑,不懂小妹提这件事有何关系。

“当然记得,那日还是我跟着萧奶奶一起来的,怎会不记得,但,这跟晓峰读书,有何关系?”

当然有关系啦,可有着大关系呢。

就因为萧老太太拿着礼单念给乔家父母听,乔晓峰才知萧老太太竟然识字,午饭过后,她无意间看到晓峰在跟萧老太太说些什么,当时她并未多想。

事后,萧老太太单独跟她谈话的时候,提了一句晓峰是块读书的料子,怎得没送他去学堂。

那时,她才反应过来,晓峰下午原来是在跟萧老太太请教几个字。

之后几日,她仔细观察过,乔晓峰会在地上模仿写出春联上的字,却不能完全认识。

会写不会认,不会认都能全部记下来,要是认得了,那还不得过目不忘?

只要他能读书识字,将来不说考中为官,便是在东安镇做个教书先生或是账房先生,也算是改了乔家的门户,爹娘也能跟着过上好日子。

“大姐,是那日,萧老太太见晓峰似乎对礼单上的字好奇,以为他识字便跟他说了几句,一问下来,晓峰竟能过目不忘,看过两遍的字,就能记下如何书写,萧老太太问起怎得不送他去读书,还说他绝对是个读书的好苗子,于是······”

乔芸一脸恍然大悟,语气也轻松了不少。

“于是你才想起让他去镇上读书?”

跟大姐说话,就是轻松,乔薇脸上笑容更甚。

“对对,就是这样!大姐,你想啊,咱不求晓峰能金榜题名,入朝为官,只要他能好好读书,将来在镇上或是咱村上,做个教书先生,也比一辈子种田种地要好,到时咱爹娘也能跟着享福不是?”

乔芸没有接话,低头沉思,脸上的表情很是凝重。

这时,忽闻一男声道。

“芸娘,四妹说的极是。”

是大姐夫赵冬。

二人大概是浇完水,准备到前院休息会儿。

赵冬提着木桶,后面跟着手拿木瓢的乔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