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可疑的文官们(1 / 4)

明末球长 一脸坏笑 6710 字 2021-01-12

官府的治理区域只在其治理成本以内,如果是治理成本以外,除非是最强有力的,才会辣手想办法清理。

这就是法外之地,三不管的来源,这种三不管之地往往都是穷乡僻壤,不来钱的,如果来钱,那就是会被抢夺管理权的啊。

后世的时候,花木兰女同志作为一个北方六镇家的汉化女子,却有不少其他省份的人前来抢夺,甚至什么西门庆故里,秦桧故里,都是为了拼经济而把良心丧绝。

对于一个官府来说,成本就是一切。

吴县几乎是一座消费型城市了,同时也是有极其强大的手工业的城市的。

同时也不免拥有了及其多的,积累了万贯家财的富商,他们依靠本地产出,以及水运优势发财,进而开始有了本钱,去资助读书人,逐渐有了干预朝政的实力。

著名的闹孩子武宗,就极其可疑的死于文官之手。

这一点,从后世对武宗功绩的各种污蔑,贬低,还有其死亡前后怪异的事情,就可以判断。

文官集团的杨廷和,与造反的宁王关系密切怪异,只不过其根基深厚,不然的话,一次不忠,百次不用,但凡这么可疑的一个,和造反藩王暗中来往,也早该拿下的。

怕勾结反叛、受贿事发,而勾结叛逆,是诛九族的大罪!为了自己也为了家族,动机加十倍。

皇帝要南巡,实际上就是要敲打敲打逐渐形成利益集团的江南财阀们,起码也要近在眼前瞧一瞧,这些财阀究竟有多么奢靡。

南巡开始时,正德没带刘良女,不过正德与刘良女约定,如果派人来接她,会带着定情信物簪子,如果不带就可能是假的。

说明正德和刘良女已经察觉有阴谋,有人可能会假传圣旨,堂堂皇帝要接人,诏旨都不可信了,竟然要靠暗号!

然后簪子丢了!第一次派人接刘良女没来,因为没簪子。

皇帝的东西,当然有专门的人负责看管,皇帝心爱女人的东西竟然丢了,最大的可能是被偷了,是示威还是有什么阴谋?已然可以确定皇帝身边有内奸了啊。

后世只留下这么一句不见簪,不信,不敢赴。

武宗知道不妙,独自乘舸昼夜兼行,亲自迎接美人,这是已经连身边的太监都不信任了。

最大的疑点在于后面,抓到宁王后,朱厚照留下了话语,说要把宁王放回去再作乱,由自己亲手擒回。

但朱厚照到底是在蒙古战场上砍死过人的人,应该知道战场凶险,不是玩笑,三十岁的人了,怎么会真的这么说?

要么说这话,其实另有目的,要么这话人家根本就没说,是文官们污蔑的!

对于武宗的事情,史书多有问题。

有一场十分诡异的战争,双方总投入兵力高达十几万,前后交手上百次,每次士兵都持刀相互砍杀,场面极为壮观。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场规模很大,持续很久的战斗,总共只有68人战死,哦,是历史记录死了68人。

这一点,蒙古人没有史书,甚至连蒙古历史上到底有多少个脱脱的宰相都无法证实。

正德十二年,边关传来战事,蒙古小王子部叩关来袭。朱厚照听说后,不但不害怕,反而高兴的不得了,因为他终于有一展身手的机会了。

带着五六万明军杀到边关,史称“应州之战”。据记载,蒙古军投入了近5万士兵,双方战斗十分激烈,前后交战近百余次。期间,武宗与普通士兵同吃同住,甚至还亲手杀敌一人,极大地鼓舞了明军士气。

最后,蒙古军战败逃走,明军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而且在这场战斗中,武宗亲为指挥布置,战术正确,指挥得法,体现了较高的军事指挥才能。应州之战,也是武宗一生中最为光彩的时刻。

《武宗实录》载“蒙古军队阵亡十六人,明军阵亡五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