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回忆录一(1 / 3)

春风故人 孟粒子 5032 字 2019-11-12

他站在山海大厦二十二层的落地窗前,看着这个城市繁华的灯光,夜这般冗长,车只管在寂夜长鸣,树影也只管顾影自怜,路只管承受着人来人往。

傅斯年透过窗户,能看到外面的华灯初上,就觉得仿佛拥有了这座城市;可当他看到自己映在窗上的轮廓,又觉得这一切都与他无关,他也不过天地间一个匆匆过客罢了,百年后,这一切拥有的都将失去,一切属于他的也要属于别人。

那一瞬他明白了,橘生对他说的傅先生,此时此刻的前一年,前一月,前一天,前一秒,都与我再无关系了。我的人生每走完一分钟,我就又成为一个新的人。将来的事或许由过去的因果铺就,可过往的事既无法改变,那就都不在属于我。

他从不敢去慨叹时间,因为时间往往比他所叹息的走的更快。

五年了,居哲还没醒过来,他可悲自己为不知名的牵绊束缚,连一声弟弟也没来得及叫,现在只能在病床前诉说兄长隐秘的心事。几千个日夜晨昏,傅斯年也从当初的朗朗少年,成了商界大鳄,唯一未变的是他身上深沉肃穆的气质。这些年,他失去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大概从居哲成为植物人那一刻开始,他常常跳出躯壳,以一种局外人的目光审视自己的一切,像是看了半部电影,剩下半部未播,也不知结局。

他忆起警校毕业不久,去毗邻松江的清县实习,正赶上一桩连环杀人案。手法各不相同却都有一个特点,艺术感,所有在案发现场的人,脑海中弹出的第一个字不是恐惧,而是美,美到足以让人短暂忽略这是一场杀人案的美。

受害者一共五人,直到他一年后离开也没有破案,之后他也断断续续去了解过,悬而未破,久而久之就成了一桩悬案。他离开了这么久,却清晰的记得每一个细节,大概除了受害者家属外,唯一对案子念念不可忘的,只有接手过案子的警察了。

刚刚从校门走出来的学生,是很好辨识的,大部分人都未曾接触三教九流,再怎么深沉老练,真到实事上就会漏了相,稚嫩。

带他的是个老干警,叫战满国,所里人和周围巷头巷尾的街坊四邻都叫他战叔。早些年,战叔也是在市里破过几起大案,拿过二等功三等功的人,也不知道怎么年纪越大走的却越低,回了县城的公安局,本来要调回来做局长的,他非闲局长事多,麻烦,逮了个办公室就开始上班了。战叔这个人,有股老警察的痞气,四十来岁的人,整天捏着烟,该闹的时候闹,该办案的时候一丝不苟,小麦色皮肤荷尔蒙爆棚。傅斯年近两年的接触过后,觉得他像匹草原上的老狼,藏着一身的野性,却又十分谨慎。有时候看着他背对着路灯站着抽烟的样子,又觉得那喷薄的烟雾中透着股难以言状的孤独,后来才知道他是新疆人,西北汉子,难怪有股与生俱来的豁达粗犷。

傅斯年去的第二天,刚熟悉了所里的同事,干着所有实习生的工作,打扫卫生,打水泡茶,刚刚坐下,就听战叔隔着窗户朝他喊了声“小傅!有案子!”端到嘴边的水正冒着热气,他也没来得及喝上一口,紧跟着跑上了车。

“我跟你小子说,咱们这儿可太平了,一两年没遇见杀人案了,偏你小子一来就有案子了!”战叔把车开的飞快,几次都贴着其他车边过去的。

傅斯年坐在旁边副驾驶位置上,对这个打趣他的老警察没什么好感,没有表情也没说话,有几分倨傲的劲儿。战叔笑了一声“你这愣头青的样子可不行,不会接领导话能有什么发展!”

这话说完,傅斯年更不自在,抿了抿唇,但没说话。战叔开着车,看了眼后视镜,继续笑着说道“你小子这会儿是不是在心里骂我呢?不是你战叔混不上去,有时候说人话可比说鬼话还费劲!”

车子开到了案发现场,黄线已经拉了起来,线外围了一圈儿的人,零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