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坐谈而忘机(1 / 3)

有道是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谢承文以前一直认为这句话是很玄很装逼的一句话,大概属于那种大而无物的空话,完全是哲学范畴的,除了用来忽悠人基本上没啥卵用。

但今天谢承文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确实是金玉良言,老和尚并非用大而空的理论来忽悠谢承文,而是将自己几十年的亲身体会和经验,浓缩总结成了两个字‘信’和‘诚’。

信诚二字看似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可试想一下,芸芸众生不可胜数,其中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信之笃深,践之不疑?更难得的是,这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而是要十年乃至数十年如一日的诚心正意、笃行不疑,但凡有那么一丁点动摇,就会在自己的内心种下一颗怀疑的种子,而一旦这个种子种在自己的内心,便是道基崩散信念消弭,又谈何看破凡尘超凡脱俗?

因此熙熙然修行者数不胜数,但是能真正触碰到那一层,甚至破开迷障踏上真正修行之路的,古往今来都是极少数的人,而这些前辈,哪一个不是心怀信诚之人。

由此可见,这两个字确实道尽了堪破尘嚣踏上超凡的真谛,乃是直指大道的烁烁真言。

谢承文的情况略有不同,他是懵懵懂懂的已经突破了尘障,懵然无知中踏上了超凡之路,如今碰到老和尚,他用这两个字的真传,将谢承文眼前的迷雾一举破开,如同黑夜之中的灯塔一般,为谢承文指明了方向,这是一个大恩德,相比起来,那一串法器珠串真算不得什么。

对于谢承文来说,他的信是初心,他的诚还是初心,只要他心心念念的都是初心,那么他的路就不会歪,脚步就不会停,这样的未来,岂不正与谢承文的心意相合,谢承文又怎能不欣喜莫名!

而带给谢承文这一切的,正是眼前的老和尚,谢承文正是深知这点,所以也想着必须要回报一二。

“大师父,在您看来,法力是有具象的么?其又是如何表现在拥有法力者自身的呢?”

老和尚闻言一怔,随即双眼一亮,略有些惊喜的看向谢承文

“小施主已经到了这一步么?老衲真是有些羡慕啊。”

“呵呵,大师父说笑了,我这都是运气。”

老和尚点了点头

“老衲的师父曾经跟我说过,破开凡尘,勇猛精进,便能见自性,那时便是迷障,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谢承文皱眉,老和尚感慨的叹了口气道

“老衲对这句话一直只能揣测,因为没有到那一步,就不知道什么是自性,什么是迷障,又怎么会成魔,怎么能成佛。”

谢承文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云秀和云雀,应该算是成佛,地铁上那个家伙和被警察抓捕的武者,则是成了魔的,所谓佛或者魔,大概指的是灵魂凝聚体或者法力带给人的是增益还是减益吧。

想到这里,谢承文笑了笑道

“晚辈以为利人利己善则为佛,损人利己恶则为魔,大师父肯定会成佛的。”

老和尚情绪有些激动,不由得念了声阿弥陀佛来平复自己的情绪,然后才看着谢承文道

“谢谢小施主指点。”

“大师父太客气了,您刚才已经指点了晚辈许多了。大师父,您还没有告诉我法力有具象没有呢?”

老和尚微微一笑,一脸释然道

“老衲师父曾说过,法力本是虚无,并无一相,但是人有相,因此各人各相,你见与我见,或非同相,却均为法力,本质并无不同。”

谢承文点头,他所见的所有灵魂凝聚体和初级凝聚体确实各不相同,就算跟初心战斗的对象,也是不一样的,所谓各有各相,大概自己所见的,其实是自己和初心心中对那些东西的看法,或许在初心的对手看来,当时的战斗并不是一场海战,而是别的什么。

尽管如此,战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