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同曾一度觉得,在算学一道上,用“记忆”里的九年义务教育碾压大明所有人毫无问题。
因而,他曾冒出一个念头,拿九年义务教育欺负人的快乐,凡人永远不懂。
然而今日,他在这位李先生这里,翻车了。
若不是他脑子里面有点货,最终提出:
当整数丁大于二时,关于甲、乙、丙的方程“甲的丁次幂加乙的丁次幂等于丙的丁次幂”没有正整数解。
指不定,李兆同就翻车了啊! 当然,李兆同还是要点碧莲的,毕竟拿“费马大定理”出来,实在太欺负人了,而且有关费马大定理的证明,李兆同不借助系统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所以,当李先生被他折服,自报家门自己名叫李原,并提出拜师李兆同时,李兆同可不敢当这个老师,因为智商真的比不过啊! 这是一个可以碾压朱厚照的妖孽。 这李原倒是一个很洒脱的,李兆同不愿当他老师,只愿与他平辈相交,互相学习,他也不强求, “贤弟,你不愿收我为徒,愚兄不强求,但是这房子,贤弟你一定要收下啊,毕竟,愚兄要占你的便宜。” “不不不!” 李兆同赶忙摆手拒绝,他又不差钱,压根就不在乎李原这点财产,他更看重的,是李原这个人,要是收了房子,这人就不大好收到麾下了。 所以,李兆同赶忙转移话题道: “兄长,我看你这个院子叫三表书院,兄长你应该是墨家传人吧?” 李兆同在进门的那一刻,已经支付了1天的寿命向系统问来了“三表”的意思。 三表即“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这是墨子提出的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所以,李兆同几乎已经在心里肯定了李原就是墨家传人。 “不瞒贤弟,愚兄乃相里氏之墨,即秦墨,是赵州桥的设计者李春的后人。” 李原真的是谦谦君子,他选择了相信李兆同,就几乎在以性命托付,毫不犹豫地说出了自己的来历。 “秦墨?” 李兆同露出了一丝疑惑。 “哈哈。” 李原微微一笑,他知道李兆同在疑惑什么,于是他笑着解释道: “贤弟,你不会觉得秦墨就一定得生活在秦地吧?秦朝灭亡距今已经超过一千七百年了,一千七百年的变迁,沧海都能变桑田了,我秦墨又为什么不能生活在齐墨的地盘上呢?” “也对,是我蠢了。” 李兆同确实是在疑惑这个,不过,确定李原是秦墨,他就更开心了,因为秦墨注重研发科技,非常务实啊! 这对他的帮助将会相当之大! 当然,也不能说人家相夫氏一脉的齐墨没用。 首先,齐墨肯定也掌握有一定的技术,其次,齐墨擅长辩论,这一脉的思想,与三哥家的圣雄甘地所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来李兆同想着李原应该是齐墨,所以他还计划要改变一下李原的思想,让他放弃这个“非暴力不合作”的幻想,现在看来,完全没必要了。 “兄长,你有大才,为何不出仕?” 这一点,李兆同很不解,李原这么一个有才华的人,在“记忆”中居然没有,显然,在“记忆”里的那段历史中,估计李原跟他现在一样,也就在天津卫有点名气,所以得不到史书的记载。 但这么一个大才,居然默默无闻,李兆同不禁为“记忆”里的那段历史感到惋惜。 “唉……愚兄不是没想过参加科举,只是,愚兄对那儒家的八股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