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府的二千金顾诗音在整个京城是出了名的美女加才女。自古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从顾诗音15岁开始,说媒的红娘就踏破了丞相府的门槛。
顾诗音虽然在京城享有天下第一美女加才女之名,实在是一位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深闺女子而已,她的名气全都是因为她的画作、诗文、刺绣之品而起。
慕名而对她生有爱慕之心的青年才俊数不胜数,她从未见过,也无兴趣于此。
但15岁的女子是应该有个归宿的,更何况丞相之女被千万人盯着,这个婚姻之事避无可避。
丞相日理万机,根本无暇顾及女儿的婚姻之事,这亲事由丞相夫人虞氏全权打理。
虞氏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女人,也是丞相唯一的妻子。在京城凡是王侯将相者三妻四妾是常有之事,但是丞相顾征是唯一的例外。
丞相夫人虞氏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偌大的丞相府被她一人打理得井井有条。她们膝下有四子,大女儿顾诗曼、二女儿顾诗音,三女儿顾诗诗,四小子顾启越。
顾诗曼待嫁之时,虞氏曾问过诗曼对于伴侣与未来的期盼,诗曼言:愿以一生献于社稷,辅佐君王,为这天下略尽绵薄之力。后来宫中招秀女入宫,虞氏就将顾诗曼送入宫中。现以封为佳嫔。
顾诗音在14岁时也被母亲问过,她回复说:“尚不可知”。虞氏回复,不急,你再想想。顾诗音有认真的想过,可否是一阳光活泼之人,正如四弟一般?不可的,顾诗音喜静,不喜欢闹腾;可否是一个沉稳有才之人,正如父亲一般?也不可的,她想要的并不是像母亲一样的一生;可否是天之骄子,人中龙凤?还是不行呀,她可不想费心于周旋。顾诗音想了想,她应该是比较适合一个人过,每日作诗谱曲,欣赏春去秋来的风景,如此就再好不过了。
于是在顾诗音15岁时,虞氏问她时,她回复的还是尚不可知。虞氏说:“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既然你自己不知道答案,那就去寻找答案。”
不久之后,虞氏就将顾诗音女扮男装送到了京城书院。
京城书院来了一位貌胜潘安的奶油小生,此消息一传十,十传百,顾诗音才进书院就被围观了。
“当当当”书院的钟声响了,人群散了。
书院的院士李墨将顾诗音带到了一间宽敞的教堂里,他领着顾诗音走到教堂的前方,向坐在教堂里的京城世家子弟介绍新生顾时银(顾诗音的化名),坐在下方的世家子弟们用各种或八卦或戏谑或友善地眼神看她,她也在端详着眼前的众人。
李墨说:“你寻找一个空位坐下吧。”
顾诗音微笑看向众人,也在寻找她想坐的位置。有个男生从始至终只是抬头看过自己一眼,其他的时间都在低头看书,顾诗音心想,这是个认真做事,不八卦,能不被外事所扰的人,就坐这人旁边了,起码不用担心这个人会对自己有兴趣,也不用担心不得不应付强装友好。
顾诗音坐下后就跟着院士一起读书,旁边的人就像空气一样仿佛感受不到存在。
“很好”顾诗音想,不用担心自己的身份会被识破,也能专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顾诗音除了上课以外,就是观察每一个书院的人,还专门拿了个手册做笔记。她记得母亲在她进入书院时给她布置的任务。母亲说:“诗音,这次让你入书院不是让你去读书的,而是让你看清自己对于未来生活的期盼,看清楚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想要和怎样的人共度怎么样的一生。”
这样的记录并无太大意思,至少顾诗音是这样的认为的,所以她的手册上写得相当的简洁。姓名、性情、可赞之处,鄙夷之处。每每写上几句后,深感寂寥,故又转而看诗歌散文: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