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洗牌(1 / 2)

大周昏君 谈古不论斤 4464 字 2020-12-25

? “以朕看来,这内阁首辅一职,没有人比郑爱卿更合适的了!”

张凌阳所言乃是实情,李广泰亦拿不出有力的证据说明郑永基不是刚正之臣。

毕竟,扬州盐务之事确实是郑永基揭发出来的。

这一点,无论是谁都无法反驳的。

见堂上诸位大臣再无人反对,张凌阳便道“即日起,户部尚书郑永基升任内阁首辅一职。

刑部尚书陈一鸣转任吏部尚书。

至于空缺出来的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刑部尚书是哪个职务……”

想了又想,张凌阳继续开口道“豫南巡抚朱开山治理豫南有功,酌升任为户部尚书,两江总督曹睿任礼部尚书,两广总督高霈任刑部尚书。”

“诸位爱卿可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张凌阳询问道。

见张凌阳这么安排,大臣们都很惊讶。

毕竟,按照以往的惯例,六部尚书大多都是由下面的左、右侍郎接任。

可如今倒好,张凌阳居然直接任命三名封疆大吏为六部尚书。

说起来算是升了半步,可大臣们心里都明白,除却豫南巡抚朱开山算是高升之外,其余的两江总督曹睿、两广总督高霈算是明升暗降了。

毕竟,无论是刑部还是礼部,实权都不算很大,根本就无法与他们以往的封疆大吏相提并论。

在地方,他们是是一方诸侯,说一不二。

而一旦到了京城,他们还真有些不够看了。

一时间,倒也没有人出言反对,而是一个个皱着眉头,心中细想着皇帝为何会做出这样一个安排?

张凌阳之所以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在内。

无论是两江总督还是两广总督,他们所统辖的区域都属于天高皇帝远的地方。

而总督一职又手握两省的军政大权,一旦心生什么不该有的心思,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特别是两江总督,其管辖的江浙两省又是大周最为富庶的两省,张凌阳又怎会将这两个省份托付给同一个人?

成为皇帝已经有大半年的时间了。

张凌阳隐约的发现,大周朝廷对于西南、东南地区的管理越来越弱。

这可能是因为大周京城太过于靠北的缘故吧。

前世的明朝,就是因为京城太过靠北,对内地的统治,特别是东南沿海的统治到了中后期,其实就有些名不符实。

前世的明朝,在朱棣迁都之后,对草原上游牧民族的辖治显而易见。

可看看明朝中后期的历史便知道,从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地区的军政便已经开始糜烂不堪。

为何会出现如此情况?

史学家可以给出一系列的原因。

但再一深思,张凌阳不由发现,为何以前的那些中原王朝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其实原因很简单,定都中原的王朝,他们的统治能够辐射四方,使得那些地方士绅大族不敢胡作非为。

但显然在明朝中后期,内地,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的士绅大族有些听调不听宣的意味在里面。

结合前世的明朝以及其他王朝的历史,经过一番分析,张凌阳有时便想干脆直接将都城迁到中原。

毕竟定都中原,可以有效的统治四方。

可张凌阳也明白,迁都乃是大事,不能操之过急。

故而,张凌阳便隐忍不发,暗中等待时机再一举迁都。

话再说回来,张凌阳之所以调这些封疆大吏入京为官,就是怕他们在地方上做大。

再有就是,这些封疆大吏一旦入京为官,朝廷上的势力必将重新洗牌。

虽然张致远辞职,周善宁、赵济下狱之后,朝廷上的势力已经开始重新洗牌。

可张凌阳却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洗牌,而不是由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