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福兮祸所伏(2 / 3)

忍不住屁股离座,一下子站了起来。

不可置信的问:

“你来真的?”

不怪他惊讶,实在是刘二女本是他二儿子张知青的媳妇。

虽然张知青去世了也过继了,但感情的事儿总不能说收就收。

这时候,女子改嫁总是大事儿,何况还是儿媳妇儿?

他要真无动于衷才是怪事。

与他相比,张家元就既干脆又坚决了。

“我不同意!她配不上你!”

以前,他虽然觉得刘二女有些懦弱,但对她的印象很好。

对刘二女的哥哥刘东,更是当做亲子侄般。

但配不上,就是配不上。

这倒不是他硬要骨子里鸡蛋里挑骨头,而是事实。

张知劲是谁?

他可是他们这一支最出息的后辈。

刘二女品性是好,但她手段太低、见识太短也是事实。

先不说她会给张知劲拖后腿。只说自来德不配位者必先会给她自己招祸事。

与他不同,张家次倒是赞成。

——他身体不好,唯一的儿子也不健康,所以特别羡慕别人家儿子多,又活蹦乱跳。

所以他别的不考虑,就忧心子孙人丁。

事实上,不说他这辈,就说下一辈儿,人丁兴旺也是难题。

——老大张家元两个儿子都早逝了。

他家的独子虽活着,但除了多一口气儿,与死人也没啥区别。

老三张家善没子女。

老四张家嗣的独子就是张知劲。

老五张老五,三个儿子——知青已去世了。

知壮媳妇儿目前有身孕都快生了,可她的身子骨谁都能看出来,可能这辈子也就这一胎了。

而知少——他还只是定亲,媳妇儿还没进门儿呢,谁知道儿女缘怎么样?

与她想比,毕竟刘二女已经证明了自己。

于是,看在这一点儿上,他轻声细语的劝道:

“也不是不行。最起码能生下伯书,这就是本事。

老话儿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真说起来,咱们在这子女上,除了老五稍稍成器点儿,都有些对不起祖宗。

若侄媳妇真嫁给知劲,到时候生个三男两女的,四弟这一房,咱们这一支,也人丁兴旺了。

这也算是福气不是?”

“胡说!”张家元看这个二弟不跟着劝,反而死劲拖后腿,当即就发作了:

“什么能生是福?有多少子女,那都是老天定好的,岂是你肉眼凡胎就能看得穿的?

她嫁给知青能生伯书,焉知跟知劲就能生得出来,更何况以后就能生男孩儿?

到时候倘若万一连这点都不能得偿所愿,你不是害了知劲?

再说,只有一个好母亲,才能兴旺三代人。若只生不管,以后都是败家子,那还不如不生。”

张家次不敢苟同:

“那万一侄媳妇儿真有这福气呢?我看伯书就挺好的。”

张家元差点儿被他的话噎死,接着不以为然:

“那也不行。门不当户不对的苦楚,你又不是不知道。”

话刚出口,张家元意识到自己失言了,很有些讽刺自家兄弟之嫌。

——当年,因为各种原因,张家元五兄弟各有各的机遇。

就好比张家次,十几岁就出来给人做学徒,受苦受累不说,还因为吃不饱累了一身病。

也多亏后来东家小姐看上他了,要不然说不定早去世了。

也所以他的婚姻也与一般人不同——虽然不是上门儿女婿,但也差不到哪里去。

而历来上门女婿都不是那么好做的?

张家不出意外的吃了很多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