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给我二十年(1 / 3)

帝国行 督金卫 5801 字 2021-04-18

“所以魏将军才说,此事一时半刻急不得是吗?”

“正是,黑巾军强势未消,此政不可兴。咸国农耕废弛已久,仓储严重不足,也不可兴。其三,咸国精壮青年损失极大,若不能依靠外民充入,更不可兴。

因此末将建议,待黑巾军瓦解后,咸国当行精兵简政策略,推行预备兵军制,将屯田与耕战合一,将兵藏于民。平时耕作训战,战时以精兵为基干,迅速扩充。如此既能省去庞杂冗余开销,同时又能储备兵员,随时征用。”

“看来,魏将军是自信咸国必胜,寡人必胜。”咸王意味深长,目光凝视着百里燕(既魏贤),一息长叹道“魏贤啊……”

“末将在。”

“你可知,寡人此生最不想做之事是什么吗?”

“末将愚钝,还请大王明示。”

“寡人最不想做的便是一代雄主,你可知为何?”

百里燕一顿,还真不知道为什么。

“为何?”

“因为咸国国小,你可知道。咸国国力再强,也无法与晋国与志国相匹敌,甚至连长孙国咸国依然无法与之抗衡。咸国太小了,人口太少,周边强敌环伺,稍有差池,寡人的咸国就没了,寡人此生就只想做个安乐王,你懂了吗。”

“这……末将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在下以为,天下有大志者屈指可数,但做安乐王也不容易。倘若没有国力为依仗,晋国还能让大王安心做个安乐王吗?倘若没有咸军在江东一战,没有将士们浴血奋战,晋军也许早就打过了江,兵临城下。

就像商贾,将货运往外地贩售,为了图省钱,将随行押运的护卫一概都省了,大王以为,这批货途径土匪的地盘,还能顺顺当当的过去吗?”

咸王想做个安乐王这无可厚非,细数历史上的皇帝,除了开国皇帝和末代皇帝,每朝每代少说有一半的安乐王,但即便要做安乐王,也得有本钱。

像宋朝这么个整天安心赚小钱钱,经济空前发达的王朝,佣兵过百万,曾几何时还不是被人口只有几十万女真吊打,杀得体无完肤。

做安乐王并非是可耻行为,相反正是小康阶层和广大民众正希望的生活,但美好的生活哪个不是建立在强大武备之上,无不是无数将士鲜血换来的果实。

咸国国力是小,但并不意味着可以被踩在脚底下仍人欺凌。更何况咸国还不是最弱的列国,论战力,咸国至少排进前五,水军排号第二,现在骑兵至少也能前三。

比咸国更小的歧国,一样与数十倍国力于自己的卫国血战到底。归根到底,是咸国政局风雨飘摇,咸王力不从心了,不求此生丰功伟绩,但求一生平平安安。

他是要百里燕为他打一个太平盛世,然后交代太子手上,剩下的事,等他百年之后再说吧。

转念想来,咸王能如此推心置腹的说出口,多半也是将百里燕看作是外甥女婿,否则断不能说出此等不可示人的心机。

“大王之心末将能明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大王也是人,想着的也是太平盛世。但这个太平盛世,依然得靠将士用鲜血杀出来的,不是靠施舍换来的怜悯。

大王也看到了,晋国仗着是咸国的上邦,公然坑害咸军,大王难道甘心咸国就此沦落城大国玩弄于鼓掌间的筹码?”

“魏将军难道以为二十年内,咸国还能重振雄风?”

“大王,末将的老家有句话,叫‘四两拨千斤’,末将现在做的,便是四两拨千斤。”

咸王闻讯心动,下刻正色问道

“当真能博?”

“能博,就因为咸国是晋国的下邦,志国暗弱,孙国重创,长孙国不足为惧,可以博。正如广叔子所言,黑巾军平灭之后,中原力量失衡,届时谁又能想到我咸国会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