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横财(2)(1 / 4)

帝国行 督金卫 3641 字 2021-04-18

因此就需要两手准备,一手是拿咸国被晋国欺压的悲惨现实情况做文章,打悲情牌,其次是拿公孙岳的口供去讹诈卫国。

黑巾军南下战略的最终目的和意图,是攻打卫国,因此其在徐国的攻略方向是向西攻击,这是不争的事实。

其次是卫国现在的政局是太子即位后,其三个兄弟同床异梦,手里都握有重兵,形成了事实上的权利掣肘,拥兵割据。咸国出了相公孙岳叛乱,卫国难道就不担心黑巾军,也在卫国内部到处安插收买重臣?显然不仅仅是担心的问题,而是很可能是事实。

如果咸国完蛋了,黑巾军就能从东线抽调更多的兵力,向西全线推进,征募更多的兵源,就现在卫国的国家体制和政局,圈养奴役百万奴隶,一旦乱起来,势必是遍地烽火到处狼烟。

基于现实的政治利益和远期的战略诉求,卫国没有不帮的道理,当然,卫国也不是什么善茬,其贪婪程度不亚于虎豹。

此番遣使卫国,必然要被其讹诈,咸国也不得不认。因此,对付卫国只可以数量最多,成色一般的珍珠和上钱与之交易,使之能得到数量,无法享受质量。

当然,一旦日后咸国出产珍珠的消息传开,卫国知道了咸国将珍珠分为三六九等,把最次的一等卖给卫国,卫国心里定然不爽,但那也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情,眼下也就只能将就着把眼前危机度过去。

卫国、志国两个霸主都已通盘考虑,最后剩下的潜在霸主晋国,显然是绕不过去的问题。

且不说晋国现在霸占着咸国的市场,珍珠之事一旦传开,晋国必然伸手,这是未来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就当下而言,咸国作为晋国的下邦,私底下背着宗主勾结死对头,于情于理说不过去。

正因为说不过去,百里燕也不打算说得过去,干脆撕破脸算了。

首先,撕破脸晋国也不敢怎么样。其一,叛军杀到咸国家门口,晋国也没能怎么样,其二咸军死伤惨重,晋国这个大哥大非但没怎么样,还乘机占领小弟的地盘,这叫不要脸。

其三,就当下的局势而言,撕破脸几乎没有任何政治恶果,晋国驻扎在咸国的军队不可能撤走吧,他也不会撤。晋国霸占了咸国的市场,他也不会撤。

且不说撤出咸国的市场损失的是晋国,咸国还能收回一定的税权,而晋国将损失过去五六年间投入的大量资源,连带制糖和丝绸的特许经销权也一柄没了。当然,他仍然可以强占着不给,所以晋国资本现在也撤不出。

以上两点最终决定了晋国非但不能拿咸国怎么样,还得努力维持这现有的消耗局面。

以黑巾叛军的实力,晋军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见过猪跑?咸军也算是将帅智勇兵卒善战,就是这种情况下,咸军还屡屡吃亏,换做是晋军,晋军能顶住黑巾军几个波次。

咸国完了,晋国非但短期内无法占领咸国,还要拖入持久的对峙消耗,即便将来能占领咸国,得到的都是一片废墟满目疮痍,晋国不得不背上咸国这个巨大的经济负担,短期内无法消化,而长期也无法抽出更多的经济实力,投入到中原争霸。

故而晋国不应由咸国派出使臣出使,而用御客出使。

首先,咸国不派使臣出使,既保持了撕破脸皮和没有撕破脸皮的临界点,将来还有转圜的余地,不至于一下撕破脸皮,晋国短期内给咸国上紧箍咒。

其次,秘密由御客出面,可许诺御客好处,而后使其出使晋国,以筹措御客大军粮草辎重的名义,用珍宝换取晋国的粮草等物资。列国谁人都干讹诈,唯独不能不给御客的面子。因此御客最终所能交易获得的实际好处,要远多于咸国正常渠道交易所得的物资总量

由于通讯和信息传递的制约,而此时晋国是不知道御客的珍宝从何而来,御客再得到粮草物资之后,一分为二,一部运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