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诸事不顺心(2 / 3)

帝国行 督金卫 5793 字 2021-04-18

严重衰退,各地报上来的申请诸如种子、农具、耕牛等等都是铺天盖地,但国库空虚无一兑现,所以根本无法处理,一直由大司农莫安正代为处理。

去年秋收之后,首都圈经济回暖,从志国、卫国、梁国购入的数万头水牛、二十多万具铁质农具集中于辎工营和首都圈使用,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

今年一开春屯田开始不久,各郡派人前来催讨过去三年间积欠地方的农具和耕牛,对此百里燕一概打发回去,要耕牛没有,要铁质农具可以考虑,但得等到夏收之前,视各地新式耕作法进度,普及最快者优先分配铁质农具。

耕牛作为重要劳动力,资源有限,集中使用是提高生产率的唯一手段,分散到各地无疑是自废武功。

仅仅去年春夏秋三季节,辎工营集中使用耕牛,共计开垦荒田达三百余万亩,并采取轮肥休耕法,五万辎工营始终保持一百六十万亩土地处于耕种状态,其余屯田、粮田利用休耕期间蓄养土地肥力。

仅去年一年夏秋两季,辎工营与梁国驻军屯田,所获粮草逾一千六百万石,减去一年全国各项开销所耗、欠债和外债。至今年夏收,勉强维持国库的最低开销略有赤字。

比之过去两年入不敷出到处借钱筹粮的窘迫,今年的形势已大为好转,牲畜蓄栏率持续增加,所依仗的正是资源的集约化使用。

铁质农具永兴城也在生产,在保障军工生产优先和出口创汇的的情况下,短期难以满足全国几百万人口农具的全部更换。

各郡前来催讨农具,百里燕只能代以缓兵之计,先倒逼各地尽速推行新式耕种积肥法,等新一批农具到位后,再拿来搪塞各地。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非得新政年后,冶铁能力大幅增加。

天气日益炎热,太阳开始越过北回归线向赤道和南回归线倾斜,今年的暑热来的尤为得早,陔陵又到了一年卖冰最火爆的季节。

永兴城如今一年四季生产冰块,秋后至初春气温较低,所有冰块都储存于永兴城地下冰窖,为此咸王也在王宫内挖掘了数座巨大冰窖。如此一来,冬日所产冰块藏于冰窖之中,便不会在夏日因为冰块断供而耽误享受清凉。

天气刚热,百货堂接到一笔梁国公使府的大订单,要求三日内向公使府运送五十石寒冰。而此前,因黑巾军调兵西进攻打长孙国,广叔子、安泰侯紧急回国。因此梁国公使府从去年六月间开始,有十个月没有订购冰块,此番突然下单,多半是安泰侯又想来搅动风雨。

四月中旬,安泰侯在东原郡登陆的消息传到陔陵,咸王这次到没有像盛元626年欢迎梁军进驻咸国那么欢天喜地,反而开始担心起刚刚稍有好转的局面可能再次陷入险恶境地。

当年为了得一个“郡王”的头衔,咸王不顾百里燕警示,愣是要和叛军死磕,结果是头破血流,险些把王位都给丢了。

如今长孙国连丢蜀田、清田、高蓄三郡,加之桑南、桑北两郡,长孙国三年间几乎丢掉了三分之二个咸国,倘若是照此下去,黑巾军一路向西,估计不出三年就能打到梁国东北部边境。

安泰侯时隔十个月再来,肯定不是来撤走咸国十万梁军的,铁定又是想空手套白狼。

四月廿一,安泰侯车马抵达陔陵,咸王举行了隆重仪式宴请安泰侯一行。意外的却是景尚公之子李埭,百里燕的姐夫,其正室夫人,百里燕之姐百里娟,其子李懿,一家三口齐聚咸国。为此百里燕开始担心,要是让西寰见到百里娟,会否联想起他来。

毕竟二人是亲姐弟,虽说是同父异母,百里娟年长百里燕十五岁,但要是撞脸,后果还真不好说,而且李懿初来陔陵之际,与百里燕年少时便颇为相似,如今业已十八岁,与他更为神似。

洗尘宴上百里燕没有露面,借故去了永兴城视察,但偏偏怕什么来什么,安泰侯抵达陔陵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