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北海天船事件(2 / 3)

帝国行 督金卫 6157 字 2021-04-18

向塞骞恭敬行了一礼

“徒儿拜见恩师。”

“呵呵,你我师徒何须如此客套,过来坐。”

“谢师傅。”

径自落座,百里燕随即问道

“师傅,此来可是为会战一事?”

“嗯,眼下各国主力尽抵南境,会战无可避免,为师此来驰援笃晖,坐镇东线,以防蛮军偷袭我后方。”

“那援军多少?”

“二十万,苏方义正率军而来,约莫还有四天能到笃晖。为师先行一步前来探望你的伤势。怎样,伤势如何了?”

“承蒙恩师惦念,徒儿腿伤已是痊愈,唯有肩伤恐怕得再养半年,弄的不好,还得落下病根。但只要恩师召唤,徒儿定万死不辞!”

“不愧是为师的好徒儿,不过如今你已贵为一方勋贵,人情世故的轻重为师还是知道的。笃晖你就别去了,安心留守业绥即可。”

“师傅,笃晖方圆数百里地势开阔,不利坚守,还是让弟子随你一起镇守笃晖吧,你我师徒二人也好有个照应。”

“笃晖虽不利坚守,但蛮军主力以西线为重,东线只需守住即可。”

“既如此,恩师务必小心。我联军大举进驻南境,辎重周转之弊暴露无遗,想必御帅此时会战,定是料到后勤之困窘,图求速战速决。而笃晖距离后方补给较远,转运困难,会战发起之前还应速速囤积辎重,以防不测。”

联军总兵力会同民军在内,多达一百九十余万人,仅千岳山转运物资的民夫、妇女就多达一百五十万人,驴马四十余万匹,车辆数万。各诸侯国从内地向南境转运物资所需民力延绵万里,人数不下千万,消耗在后勤的粮草每月都以五百万石计,长此以往,联军必被后勤拖垮。

与塞骞商定了协防细节,百里燕话锋一转,提起之前蒋杰所提长孙国天船一事

“师傅,弟子刚才听说,长孙国今年元宵节时,从北海拉回一艘大船,能装三万石之巨,可有此事?”

“嗯,确有此事。消息最先出自砡工派,后被我御客所知。”

“如此说,砡工派大师见过此船了?”

“见是见过,但长孙国却是不让登船,因此暂且不知船内倒底是何情况。不过,此船确实巨大,据传圆头圆脑,甲板之上竖起七八根大桅杆,挂满白帆,而且是圆帆,甚是壮观。”见百里燕脸色有异,塞骞忙问“燕子,你见多识广,不会是想到了什么吧!”

“恩师,弟子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但说无妨。”

“万一日后北海之北有蛮夷来犯,我中原当作如何。”

“可为师听说,北海之北乃是一望无际之大海,是天地的边际所在,永远也不会到头,何来蛮夷之有。”

塞骞一席话,让百里燕哑口无言,时人对所在这个世界的认知,还仅仅停留看得见摸得到近在眼前的世界,对未知遥远的大洋彼岸根本毫无认识。

确实,许多典籍中偶有记载,长孙极北,酷热之地,北望大海无垠,大船北出一月不见边际。大致可以知道早年一支船队的自持力,也就是一个往返两个月,单程不会超过两千公里。

对于青铜文明,两千公里的海洋足够广阔,足够屏蔽来自另一个大陆文明的侵袭,但前提是所有文明都处于相对平等的起跑线。

但现在,金雪狄人先于中原完成了铁器的普及,而来自另一个未知的文明,甚至提前进入第一次工业后期,正在开启第二次工业变革,海洋将不再是传统陆地疆界的屏障,百里燕此时只寄希望于北海能足够广阔,能给中原喘息之机。

当天,百里燕留塞骞在营中吃火锅,火锅涮肉在咸军普及不久,短短数月间迅速被联军仿效,也许不用多久,也会迅速传入中原。

当夜,百里燕一宿没睡,满脑子想的还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