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为君披甲(1 / 3)

帝国行 督金卫 4207 字 2021-04-18

综合多种因素,长孙国火炮并不可怕,永兴城完全可以制造二十四斤炮以平衡其威力,此外技术层面也可以解决射程问题。

当下前膛火炮正负射界在多数情况下零至十八度之间,如有必要,可将十八斤炮射界抬高至四十三度,做榴弹炮使用,射程大致可覆盖五里之内。

当然,结果会是清膛异常耗时,需要不断压低和抬高炮口,极为耗力,装填时间大大增加,可操作性差,精度可完全忽略不计。

思索片刻,百里燕说道

“如若长孙军继续如此推进,恐怕今年入夏之前,便可能攻入甘府、上关两地,除非我军能加速推进,否则三地真可能不保。”

“那爱卿可愿替寡人再度披挂上阵,前去速夺三郡?”

“这个……倒非是臣不能,而是臣不能保证全取三地。时间实在太紧,而长孙推进过快,眼下永兴首批铸炮尚未完工,一时半会儿无法投入使用,即便臣披挂上阵,也很难。但如若大王授臣以君命,臣定当不惜一切代价,为大王攻取三郡。”

“好,寡人即刻予你副帅职,正月后,即刻赶赴前线。”

“诺,臣定万死不辞!”

百里燕没有丝毫犹豫,三郡干系中原日后格局,若不能收入囊中,咸国国力大受影响,将没有足够的国内市场和人力资源拓展经济空间,不足以支撑夯实永兴基础的原始积累资源,三郡之地非打下不可。

“爱卿可有其他要求?”

“请大王准许武备营一起随行出征,并从各地征选十三、十四、十五岁精干少年子入武备营整训,识字者优先。”

“寡人准奏。”

火药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降临,新的时代需要培新的军官和新的思想。

火炮一经出现,不久的将来,单兵火器也将陆续装备,既有的军事作战体系和条例,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浪潮,不改革不前进,注定要被世代所抛弃。

十多年前挑出的一百少年子,历经百战,至今尚存者除蒋杰外,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如今时代被推上风云变幻的风口浪尖上,当技术代差缩小至细微末节,人将决定最后的胜负。少年强则国强,军队亦同此理。

咸王十分焦虑,对长孙国“天威大将军炮”感到恐惧,鉴于此,百里燕没有多提潜在的威胁,更没说遥远的北方还有强大文明,说的再多,以咸王的思维局限,他既没有兴趣,也无法理解去思考更为长远而遥不可及的事。

离宫时,天色还早,百里燕与蒋杰边走边说

“咸王已命本侯出征,就在正月之后,这几日你也回家多陪陪老婆孩子,此去短则一年半载,长则两年,不定能回。”

“如此说,大王又要重用侯爷?”

“恐怕是不容易呀。此番武备营将一同随行,并从各地征选十三、十四、十五岁识字少年子一千人从军,本侯准备从永兴城抽调精通数算、天文、营造、匠作者若干随行,以传授知识,你出任少年营都尉。武备操练由武备营负责。任何情况下都无需作战,呆在后方历练即可。”

“侯爷要这么些少年子做什么?”蒋杰不解道。

“此番不同前番你们一百人,这些少年子不以厮杀为主,日后永兴城将生产更为厉害兵器,需要更为合适的武官统帅操练兵马,因此现在就必须抓紧培养武官,否则到时就来不及了。”

“那吴登与鲁诚的之子,今年才十一二岁,是否一起带上?”

“不用了,吴登、鲁诚就这么个独苗,咱们不能对不起他们,让他们安心读书,日后学业有成,做个匠人大师也不错。”

吴登、鲁诚膝下各有两子,南征时还不到两岁,大的才三岁,二人阵亡后,吴登妻子与鲁诚原配王云芝都安排在百货堂工作,四子在陔陵新式学堂就读,费用都由侯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