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交易策略(1)(2 / 3)

帝国行 督金卫 7141 字 2021-04-18

也拿不定主意,不过我非常清楚穆尼此人,其定会先将草药采购齐备运往南境之后才会谈其他交易,如此可迫使各国尽快与其交易草药,而且价格也会低得多。同时对金雪狄人缓解国内瘟疫争取更多时间,对它们是有利的。

草药交易的同时,穆尼定会在陔陵城中多放打听货品消息,为此后大额交易做准备,故而臣建议尽速调集草药供应金雪狄使团,在此之前大王可一面与各国使臣密切联系,一面将国内商贾与各地勋贵晾一晾,免得各地豪户狮子大开口,分走太多的利。”

“这恐怕不妥吧永兴侯。”太子道,接着又说“与他国使臣密切联络,反将国内勋戚商贾晾在一旁拒之门外,如此令国人如何看待。”

“嗯,太子所言正合寡人之意。常言道肥水不流外人田,永兴侯如此作为,国人难免心怀怨恨,确实不妥。”

“大王,非是臣不公,而是为了更公平,赚取更多的利益而以退为进。”

“哦,如何以退为进?”咸王问。

“大王试想,眼下我咸国的丝绸、茶叶多数掌控于北海、江东、岁当、东原四郡勋戚贵族手中,国库每年除定额进贡之外,其余皆以国库出钱采买与指定榷市外销,其中多数收入皆不入国库。此番金雪狄人采买货品,少不了丝绸,倘若各地丝绸商携手将价格抬高,穆尼定会前去他国购买,如此亏得还得是我国。”

绫、罗、绸、缎、锦、帛、纱等丝织品当下仍是精贵的面料,每一匹的交易都以黄金作价,由于各国丝织品品质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市场也极为混乱。

各国除梁国实行官府垄断生产外,其余各国皆实行贵族特许生产,久而久之经年累月贵族不断的繁衍和分化,养蚕、烧丝、种桑、丝织的贵族越分越多,最后形成彻底贵族私有化的生产,长期处于官府的管辖之外。

造成这一原因的根源在于分封制下各国中央集权统治力弱,而地方权贵权利较大,加之梁国早期分封王侯一级的诸侯王外,封君的更是多如牛毛,但凡是个贵族,都有权生产管制品,久而久之形成制度化的潜规则被各国君主所默认。

当然,并非没有君主动过回收的念头,毕竟丝织品仍是当下大额交易的重要商品,回收将之垄断生产无疑能增加更多国库的收入。

但回收每一种特权,都是制度化的变革,必然引利益攸关方和既得利益者的反弹。

丝织品作为大宗交易的商品,其利润极高,由此出现的特权阶层,有权的同时还有钱,当权钱勾结官商不分,为巩固自己的利益,手必然伸向权利的核心,于是朝中总有利益团体,甚至是武将本身是丝绸贵族出身,出面阻挠改革。

因此各国至今回收丝织品特权成功的寥寥无几,为此朝廷只能自己开办织造厂养蚕烧丝种桑树,餐食市场份额。

百里燕出任大司农后几次试图扩大官办织造坊生产,最后都没成功,问题出在气候上。

全国事宜养蚕纺丝的土地都被传统贵族所垄断,纺丝织丝就得有茧,勋戚贵族垄断了多数食盒养蚕的气候区域,而当初推行《授田法》为减少不必要的阻力,百里燕就没敢动这一块,致使留下如今巨患。

官方要弄蚕丝,就只能花钱买,强征必然引起反弹,于是官办的织造坊开工严重不足,直到发现金毛蚕后情况有所改观,然传统丝织品仍然控制着市场上绝大多数的份额。

金雪狄人远道而来,千里迢迢运回本土,路上耽搁和损耗的成本巨大,势必货比三家,既要质量还要便宜,同时利用交易草药的时间尽快摸清咸国的物价,为其后面的交易参考。

那些个勋贵、商贾只以为金雪狄人有求于中原人,想挟咸国之威坐地起价,殊不知根本等不到坐地起价,穆尼随时可能通过御客与其他诸侯国使臣暗中谈妥交易,到时候真是想哭还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