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借鸡生蛋(2 / 3)

帝国行 督金卫 5188 字 2021-04-18

国的存废已可有可无,大一统的局面不可逆转。博源君今日的贪婪,日后必为此付出代价。

归根到底,工业的目的既是为社会经济服务,同时是为国防服务。博源君看到的只有金钱利益,看不到社会底层百姓的根本需求,看不到政治潮流的必然趋势。

当然,梁国并非一无所有,其生产力短时内飞速提升,生产效率更高,从某种意义而言具备了与咸国竞争的工业基础。

然其既没有适应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配套制度,也没有教育基础,更没有体系化的科研机构和百里燕超前的先进理念,其所获得的工业能力,充其量是照猫画虎有样学样。

既没有自造血的能力,也没有创新的思维,甚至根本不知道可以用来生产先进的武器装备,最终的结果甚至比洋务运动的失败更为悲惨。

听着百里燕描绘的宏伟蓝图,咸王心潮澎湃热血翻涌,他说道

“寡人还能看得到吗那一日吗!”

“大王的子孙会看到的,臣的子孙也会看到的。”

“有爱卿这句话,寡人就放心了。爱卿放手去办,此事就不必通过内阁了。”

“大王圣明,臣定不负众望。另外,还有一事请臣觉得蹊跷。”

“何事觉得蹊跷?”

“姬丰竟知道昨日内阁密议全部细节,这才今日前来逼臣就范,臣很是被动。臣怀疑是有人将内阁密议透露给了博源君,而且此番金银短斤缺两的具体损失和有关危害已经测算拿出结果,也是冲着我咸国国库而来,若没有人与外人勾结泄露我咸国机密,短斤缺两之势不应来的如此凶猛如此精准。”

“昨日内阁参会者皆乃寡人心腹,谁人能泄露机密!是中大夫谭乐,还是庆忝君米垣。”

“应该都不是。至少丝绸交易他二人与博源君互为对手,谭乐、庆忝君二人并没有与博源君勾结的道理,臣想太子也不会。臣以为,因加强国政监防范,不免办事过程中说漏了嘴。”

“嗯,此事寡人清楚了。时辰不早了,上朝吧。”

“诺!”

金银短斤缺两的最终目的是攻击咸国经济,掠夺国库,来势之凶猛,总量之大,任其发展下去,到明年的今天,产生的直接贵金属损失超过咸国一年金银的全部收入,没有详细的经济内参,长期的周密策划,仅靠卫国几个臭皮匠,无法从外部对咸国发动精准经济打击。

博源君能当即得知内阁决意,无疑也坐实了朝内有内鬼,而且级别还不低。

当天的朝会与内阁会议争论的焦点转向丝绸和奢侈品交易份额的争夺,太子说服了绸商中的权贵阶层,将利益分给了他们以换取支持和妥协。

而那些更多而没有获得份额的个体绸商,其实并没有损失,但资本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当其他人的资本扩张时,而你在原地踏步,你的资产实际在萎缩。因为社会资本的总量因为外来贵金属或央行的货币增发而增加,形成一定成度的通胀,而你的资本将被更大的资本总量所稀释弱化。

因此虽然商贾豪户没有因此损失钱财,但别人赚钱,他们没有受益,心里不痛快的同时,实际在变相贬值。

尽管当世人尚不不知系统化的金融运作体系,但切身的感受和多年从商的经验足以让普通商人感受到资本扩张带来的地位落差和生存危机。

于是这股怨气在利益分配不均的情况下,迅速传导至朝廷,并从丝绸向棉布、玉石、香料、皮毛等其他高价商品蔓延。就连一向老实本分的御史大夫李旭,也不免卷入经济纠纷,原因竟是没什么嗜好的李旭也不是铁板一块,他特爱美玉,于是这些年被玉石商勾搭上成了利益代言人。

当然,当下玉石的开采仍被官府垄断,百里燕主管财政后,由于勘探和采矿技术以及农业的发展,大规模开采玉石已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