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少年 第九十章 文火,武火,温火。(1 / 3)

他有一剑 剑仙魏晋 5587 字 2021-01-04

事情还就是那么巧,几朵圣云,就停在余真意上空。

一旁的彩云,在这圣光的沐浴下,感觉有些不舒服,她急忙走到一旁。要不是有符老天师赠送给她的符箓,她恐怕就要灰飞烟灭了。

徐仰止在一旁, 看着余真意,若有所思。

圣云这种东西,确实是难得一见。一般是在圣人出生,或者有修士发下大宏愿,又或者是破镜的时候才会发生的东西。他知道余真意修行的不是儒门功法,却能找来圣云,实在是不简单。

山长钱崇阳在一旁, 眼珠子一转,急忙拉过身旁的人,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

余真意看着天上的圣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伸出手,抚摸着圣云散发出的光芒。一种温暖的感觉传来,余真意体内的窍穴部张开,剑气顿时散发出生机。

余真意身后的真武剑,蠢蠢欲动。

徐仰止提醒道“好好用这气息蕴养你的窍穴,对修行有好处。”

修士体内,一共有四处窍穴。阴炉,丹鼎,玄关,祖窍。

余真意闭上眼睛,仔细体会身体里的四大窍穴,不管是体修还是剑修,都要好好修行这四大窍穴。首先是阴炉,此窍为先天大道之根,一气之祖。此窍又称为铁壁关,在有为状态下无法开启,只有在元神主事的无为功境时才易于打开。

此处一动、八脉皆通。此处又称为下玄关,一旦开启便称下玄窍,此窍虽然位置在会阴窍穴上方,但是上经中脉而通泥丸,或经督脉、任脉通达泥丸。

余真意感觉自己的身体燥热起来,这阴炉一穴,就是突破乘风境的关键。

阴跷一窍的把握,是在动态之中掌握,随机而动,不必死守,进火退火,抽添运用,届需临炉机动施为。修持时均先以武火烹炼,继而以无为的文火温养。

想迈入“乘风境”,就要知道什么是“文火”,什么是“武火”,还有“温火”。

所谓武火实指运用意识有为的呼吸方法而言,其目的在于采光采气于大宇宙之中,纳回体内小宇宙中烹炼,补充和激发体内之元精元气,或用此有为之法勾引起体内元精元气萌动。再则藉此涤除意识中的杂念,以利身心进入无为入静定的境界。

文火实指不管呼吸,似守非守,知而不守,性体调守的昏昏默默、寂然照之的无为状态。文火是修真功法中的最主要方法,只有在文火中才能进入先天境地,由静而定,由定而慧。

武火只是一种过渡性方法,基础性方法,一般不宜过久过重,应灵活掌握,免生弊端。

文火与武火之间还有一种火候这就是“温火”。温火是指重在意念活动而兼顾呼吸,以意念活动为主的一种修习方法,温火可以作为学习功法初期的过渡性技术使用。

炉中要有火,火的实质是心意,心意又分意念和真意,武火以识神的意念为用,文火以性体的真意为用。这二者之间应注意其辩证关系,临炉灵活运用。

点火就是以意念内观注视,火必须借风助才猛烈,有气才燃烧。

风就是指呼吸之气,武火要有风助。文火要有气,此气指真气,最妙者为胎息之气,纯在无为之中获得。武火实指呼吸随意念上下出入,吸气时送入,吹燃炉中之火或到达功法要求之处,文火贵在知而不守,无为而为,在先天自然状态中生妙。

在外人看来,余真意闭上眼睛,一片平静。

实际在他的身体内,剑气早已翻江倒海。

一旁的徐仰止,看到余真意身体内的状况,出言提醒道“踏浪境的修行,讲究一个火候抽添。”

火烈则抽,火烈指后天智识太重,意念太过于专注或武火呼吸法未依术数而行持,过量而言。抽即指调整之意。火寒则添,火寒指意念散漫,智识昏沉,进入睡眠,以及杂念蜂起,心猿脱锁,意马离栓两种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