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零五章 信论天下(求票票)(3 / 4)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4664 字 20天前

个结果。

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

老师对于兵道的总结而论,自己亦是认同,亦是认可,战事从来不是孤孤单单的。

正因为不孤单,才需要多做准备。

利用可能用上的手段,将战事的结果一点点的推向胜利,此般,开战之时,就轻松了。

功业!

也是一场战事。

自己要立下什么功业?

要走什么路?

自己的才学如何?

自己不好说。

然。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扬长避短,尽可能的发挥长处,避免短处。

如此,就能事半功倍。

老师所言的兵道诸事可用于天下万事之中,自然在理,实则,兵道也有属于它最擅长的地方。

未来的天下如何?

自己还不能看的很清晰,却也……有一点点心得,对于那般心得,还是有些自信的。

“哦?”

“帝国不会安稳太久的?”

“信,说说看!”

“……”

功业!

信,对于天下大势已经有了一些看法?

老者来了兴趣。

还说着帝国天下不会安稳太久?立下功业的机会不会太远?信……言语那些,可有依据?

“老师!”

“帝国攻灭诸国,是以战争将诸国破灭,继而将诸国的土地占据,统御那些地方。”

“真正论来,帝国至今日,还没有彻彻底底的将山东诸地纳入完全掌控之中。”

“否则,始皇帝陛下这些年出关巡视,就不会遇到那般麻烦了。”

“这一次……中原水灾突发,中原诸郡各有不小的变化,数月来,我在郡府看的很清楚。”

“一些人想要跳出来,却没有什么勇气!”

“这些年来,他们的一些动静,最终皆成了无用之功,是以,这一次,他们采取了迂回之法。”

“一些人希望靠近秦国,靠近官府,接近官府,进而,找机会融入帝国的秩序之中,护身之力也就有了。”

“也能够施展里应外合之法,以为将来的大事。”

“但……这个法子,听起来是可行的,眼下……却不是那回事。”

“中原诸郡已经乱起来了。”

“那些人自乱阵脚了。”

“有人担心率先投靠帝国、官府的人会真正的投入其中,会贪图于富贵、安稳,而不思进取、不思报仇。”

“冲突有了,乱象相随。”

“诸郡之地,最近死了不少人,接下来估计还要死一些。”

“……!”

“这场中原纷争的乱象,他们肯定是失败者。”

“失败之后,他们手中的筹码更少了,力量更弱了。”

“若是继续等待机会,只会更加艰难,是以,他们若是不折腾,以他们的力量,还能继续维持不短的时间。”

“如今,他们继续蛰伏等待机会的,只会自寻死路。”

“是故,他们要么放弃报仇,要么……就准备倾力一击,对抗帝国,以成大事!”

“那便是接下来帝国不会安稳太久的一个缘由!”

“……”

米粥已经上锅了,柴火也都齐备的。

早餐的小菜也都是现成的。

年轻人在庖厨之地弯下身子,将粗细不一的柴火有序填入灶台下,于先前语论之事,娓娓道出。

老师!

老师肯定不是普通人。

肯定是一位高人。

老师的真正身份是谁?

自己不清楚,也没必要去了解。

老师,肯定是历经过大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