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穿梭现代与古典,拉莫尔不随便(2 / 2)

,干脆道,“先叫声师姐听听。”

片刻。

封子言哭丧着脸,不情愿的张了张嘴“师姐。”

“好了,以后我罩你。”

找赵一诺正说着,大厅再次沸腾了起来。

幕布上。

拉莫尔在第三乐章主题再现中,再一次施展出了小手段,在充满层次感的声部中,他的演奏关注重点却放在了内声部的左手隐藏旋律。

在延音踏板的帮助下,利用钢琴的低音音色模仿着大提琴的音色。

质感清晰,轮廓鲜明。

这种开创式的演奏赢得了歌剧厅所有在场师生们的点赞欢呼,这是他们熟悉的拉莫尔,那个音乐顽童一样的

随着k466的演奏结束,拉莫尔起身鞠躬。

他是已经完成表演的八名选手中,第一个在首作品演出结束后起身鞠躬的一个。

不过台下并没有响起掌声。

接着他坐了下来,开始了自选作品的表演。

“这是蓝色狂想曲?”赵一诺有些差异的看着字幕的介绍。

格什温为乐队与钢琴所做的爵士作品蓝色狂想曲她听过,只是现在只有钢琴一个声部,让她听起来有些古怪,似乎又有一些古典的味道。

“是蓝色狂想曲。”

封子言顿了顿,补充道“而且是改编过的。”

舞台上充满各式各样的节奏型,穿梭在古典与现代之间。

拉莫尔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把古典和爵士融合到了一起。

他的改编,就像一个普通米国人的一天,紧张、匆忙、切分、永远在加速又略带庸俗。

但是这里的庸俗并不是贬义词。

就好比查尔斯顿舞曲,庸俗,但有力量、接地气,而这也正是交响乐的最初追求。

他的改编,一个宛如一支乐队,令人惊讶。

不得不说,在这样的比赛,拿出这样的作品,拉莫尔是一个胆大的人。

就如格什温所言,乐评中的标签什么都不是,好的音乐就是好的音乐,即使你管它叫做‘‘随便’。

而且在最终结果未出来之前,谁也不能断定他的这首首演曲目会给国际舞台带来多大的反响。

至少从现场的评委席来看,他的这一步没有走错。

一个个评委此刻都聚精会神的聆听着他最后的表演。

或许拉莫儿来到这整个舞台只是一个巧合。

某一天,他接到了一个邀请,一个比赛需要他出任评委。

可是他的回复是“我可以作为参赛选手出席吗?”

于是。

莫名其妙的拿到了第一名的成绩,接着就来到了维也纳。

此时坐在了金色大厅的钢琴前,演奏着他喜欢的作品。

演奏完最后一段跳跃的音符,他夸张的将两只小手甩向半空。

镜头定格在这个画面。

“哗~~~~~~~~”

“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