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是对是错(1 / 2)

我的夫君有点坏 羽且 2967 字 2019-11-06

师父说“答案对,理由不对。”

我不假思索“答案是你说的,理由是我说的。难道这世上都是大师父对,小徒弟错?”

慕容旋嘿嘿笑。

师父说“晋陵秦家经营的是镖局,前年的一趟镖他们就动用了五百人护送,而且个个是好手。这样的人家,一般行走江湖的都不会去惹。”

慕容旋说“这个理由对,借东西也算是挑战,是挑战就该选最强的。”

师父说“在这样的人家里得手,只要不是故意搞破坏,或是偷贵重的物品,他们是不会追查的。”

我急问“为什么?”

师父说“有胆子去并且能得手的,肯定是二般人。走镖常年在外,他们求的是平安,二般人,他们不想去惹,也不敢惹。去了这样人家借,没有后顾之忧。普通的人家,可能会报官或是自己追查,万一被查到,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我觉得师父说的也有些道理,并暗自总结出两条选借钱人家的条件,第一条是师父考虑的出其不意,不走寻常路,这样自己更安全。第二条是我坚持的原则“打击报复恶坏势力。”

慕容旋伸长了脖问“如果是在同里呢?找哪家借?”

他的话刚落,我急忙大声说“师父不要说。”

师父嘴巴刚张开,又合上了。幸亏我出言迅速。

慕容旋不解地望着我。

我拍了拍手,高兴地说“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让师父评判对不对。”终于有了机会,在师父面前,展示我的聪明才智,我把同里的富户想了一遍后,核对条件后,坚定的说“齐家。”

同里虽然很大很繁华,其实也就是个镇,县太爷就能管住这里,可是在街面上从来没有见过公差。即使是这样,我也从未听说过谁家被偷盗抢劫,或是发生激烈的血拼事件。

邻里相互之间的小矛盾,或是外来的跟本地人有摩擦,都是叫齐家人出来评理。

齐家还有个称呼,叫齐家老大。慕容还没称老大呢,别人都称同里慕容,或是江南慕容。由此可以看出来齐家是比较嚣张的,他们的主事人叫齐烟,很温婉的名字。人却一点都不温婉,长得凶神恶煞的,一脸横肉。

齐烟处事大部分时候都很不公平,如果两家都是本地人,一强一弱的话,他往往向着弱的那一方;如果是外地人和本地人有冲突,他向着外地人。

当然,若是双方势均力敌,就是那少部分公平的时候。

坏人,也得偶尔做点好事呀。不然,坏透了,指定会被人抄黑棍打死的。

这个规律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同里很和睦,平时也没啥大事,发生件小事,都够大家议论几天的了。是以,齐烟每次出场评理,我基本都知道。

有次,我跟红玉在街上逛,正好遇上齐烟评理。

事件的因由是这样的,李荣的老母亲去街上买豆花吃,路上与胡七的儿子擦肩而过,胡七儿子当时正与小伙伴们打闹着。在他们擦肩的一刹那,李荣母亲摔倒了,老年人不经摔,这一摔就大病不起了。前前后后花了四百多两银子才治好。

李荣的意思是,这是胡七儿子的过错,医药费该胡七家出,看在他家穷的份上,出两百两算了,另一多半自家担。胡七说,一两不出,责任不在自己儿子,他儿子根本没碰着他。

李荣虽也算是个小富户,两百两银子,对他家来讲,也是个很大数目。李荣的口碑在街面上一向极好,为人宽和。

至于有没有碰到,双方各执一词,各有证人两名。

李荣执意说碰到最大的证据是,当时胡七的儿子看到老太太摔倒,毫不犹豫的弯腰背起她就往医馆跑。李荣说,不是你儿子干的,当时路人那么多人,为啥他那么慌?胡七的儿子十岁,问他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