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她最懂他!(3 / 4)

我的谍战岁月 猪头七 4352 字 1个月前

此人手持双枪,腰悬炸弹,率领百余名会党径直杀入了都督府,宣布南京城二次独立。

城内驻军第八师的师长陈之骥赶来将何一雁等人全部逮捕,再次取消独立。

这位陈之骥师长也是传奇,他的岳父,就是彼时城外的北洋军主帅冯华甫。

陈师长曾东渡日本求学,与革命党交情莫逆,甚至被当做骨干精英。

二次革命时候,他大义灭老丈人,跟随老朋友黄克强一起起义。

现在,二次革命失败,其他革命党纷纷出逃,他不得不出来主持大局,宣布南京取消独立,并且同北洋方面交涉,争取北洋军不进城,即便是进城了,也要承诺不可滥杀无辜。

故而,他正忙着出面与北洋军交涉,抓完何一雁,他就出城谈判去了。

陈之骥前脚出城,城内的第一师就杀入了第八师,又把何一雁给救出来了。

{();} (ex){}  何一雁马上再入都督府,宣布南京第三次独立!

何一雁是湖南人氏,从少年时代开始投入了革命党这个非常有挑战性的职业。

因为闹革命被学校开除后,何一雁在武昌从事文学工作,鼓动大家都来闹革命。

这么做的结果,自然就是被捕入狱。

武昌起义成功后何一雁被营救出狱,加入武昌革命军政府。

民国建立,湖北军人和黎大总统斗得不可开交。

何一雁等革命党人在武昌组织了针对黎大总统的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推翻革命盗窃者黎某人的起义,结果全被黎大总统给镇压了。

何一雁感觉在武昌继续待下去有生命危险,就跑到南京,做了的主笔。

宋教仁遇刺,就是他最先报道出去的。

革命党二次革命,没人带他玩儿。

谁也没想到二次革命失败,革命党其他人都纷纷逃离,万马齐喑之时,何一雁却挺身而上,一怒拔剑了。

彼时,程千帆对于何一雁极为推崇。

称其为书生意气,下马文可作匕发聩,上马双枪可撕天之大英雄!

程千帆‘重新与她慢慢熟悉’之后,白若兰再次向丈夫推荐了这本书。

丈夫再度阅读后,同样表达了对于何一雁的推崇。

不过,此时的推崇言语则是‘此人有侠气’。

可以这么说,何一雁其人以及南京三次独立之典故,是程千帆之于这本书谈论最多之存在。

那么说,丈夫特别带了这本‘不该带走’的书,实际上是在暗示——

南京?

想及此处,白若兰心中一动。

她想起来方才浩子所说的,程千帆在最终带了那罐柚红罐明前碧螺春茶叶之前,所拿起来看了一眼的茶叶罐子。

确切的说是第二个拿起的那个左起第三个茶叶罐子,那是兰花茶。

兰花。

兰花是南京的市花!

民国二十六年九月的时候,南京特别市政府第十五次市政会议决定,‘定兰花为本市市花’。

此寓意为,首都‘如兰之清而愈香,卓然为群市之冠之意也’。

正所谓,念头通达后,一通百通。

白若兰立刻又注意到,竟然也有暗语在内。

作者曹雪芹先生幼时居所在江宁织造。

江宁织造在南京。

如果说一个物品所蕴含的暗语指向可能存在不确定性的话,那么,三件东西都指向了——

南京。

不对,不是三件物品。

实际上是四件物品。

程千帆第一个拿起又放下的那罐茶叶,暨书柜第三排左起第一罐茶叶——六安瓜片。

六安,lu通六。

南京是六朝古都!

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