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张孝纯的忠孝仁义(2 / 3)

筑宋 木瓜三闲 277 字 2024-08-02

完全可以把自己的心思、想法记录在案呢。

那为何还要与他去掏心掏肺?咱们又不是林一飞、李宝那种小屁孩的搭档。人家那是军阵上打出来的交情,咱们只是军机处的随机调派而已。

虽然此前二人也在狼山、燕京搭过班子,但也就是搭班而已,私交泛泛。洪浩是进士及第,自己只是武举出身,大家都是在大宋制度熏陶下成长的官僚,归化了海州而已。

洪浩放不下他的阶级场面,马识远也时刻警戒同僚的暗算,这都是刻进他们骨头里的执着。所以哪怕他们一直合作无间,却从来没有生出想要深交的念头。

其实在马识远看来,韩民义的举动才是常理。问这世间,又有几个人愿意顶着“汉奸”的骂名活一辈子?甚至还要祸及子孙!

时立爱本来是能跑去太原的,还不是因为追兵不停的“汉奸”骂声,这才止步战死了?韩民义若不能继续忠心女真,那他韩家可就真要被这个时代除名了。

所以,马识远一点都不看好大名府之战的结果。大名府守将薛亨是个怎样的人,马识远不太清楚。但是伪齐的宰相张孝纯,就绝不可能再次反复了刘豫。

哪怕张孝纯投靠女真人,完全是为了太原城的百姓安危着想,但他毕竟落下一顶“汉奸”的巨大帽子。而他们张家,却是山东望族,滕州豪强,那都是要脸面的!

所以,张孝纯绝不可再有反复了。哪怕他的滕州族人都已归附大明,甚至还是举家内附,以换取明社对他们家族的信任。张家的弟子们,在羽山大学求学者,也不知凡几。

张孝纯,他却只有一死才能成全张家的颜面。可想而知张孝纯会怎么做了?他必然是死守大名府,尽忠大齐皇帝陛下!

所以想要靠他们这三千前锋就想拿下大名府,绝无可能。马识远就转头问向他的录事参军:“孙昭武的大炮,还要几日能到?”

“禀马昭武,昨日孙将军的炮兵还在清河那里与韩民义的投石机对轰。估摸就算他能拿下清河,再来大名府这里,也剩不下几发炮弹了。

那个韩民义,当真难缠。他的投石机数量不多,却一直没有被肃清。咱们张马两位国公爷,现在却不愿意浪费人力,所以大约还要五日方能过来。”

“五天时间?!大名府两万多守军呢,真要放开胆量一起出来祸祸咱们,那也真够咱们喝一壶了?”马识远故作夸张道。

他身后的录事参军,却“咕叽”笑了一下。那个所谓的“河北名将”薛亨,是个怎么回事,他们如何不会晓得?大名府真正厉害的兵,其实就是昔日关胜带的一千兵!

那支队伍的前身,却是咱们张大帅,喔喔,燕国公他老人家在海州招安的梁山泊匪寇!他们后来在杭州时,也一起跟着宋江投靠了西军。

虽然这么多年战事消耗下来,那些梁山泊的老人们当真所剩不多了。但是这一千人的魂魄,却依然是在梁山泊时就埋进去的那缕战魂。

而无论刘豫还是薛亨,却从来都没发现过这个秘密,他们以为那就是一支被西军招安的匪寇而已。盗匪嘛,在斩杀了他们的头领后,剩下的喽啰也就无所谓了。

然而梁山泊的匪寇,却历来强调忠义的。虽然后来为了招安的事情,各人的心思都被闹得四分五裂。但在四分五裂之后,其实每个人的心中,也都固执地留下了忠义的种子。

关胜被暗杀,张清逃亡,剩下的那些梁山泊旧人,自然不会蠢到以卵击石,非要硬抗薛亨布置在营外的两万大军围剿。

所以他们就非常畅快地拿着财货“归附”了,甚至平日的表现,还非常让薛亨满意。

只不过他们跟着薛亨驻守大名府后,却骇然发现那个跟在钱夫人身后晃荡的钱不多,居然是?那啥,张家哥哥你且继续醉生梦死去,兄弟咱都没看见哈!

马识远自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