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袁术称帝(1 / 2)

a

袁术听到杨大将这番话,十分不悦,脸色变得难看了。然而他也知道杨大将所言情况属实。

韩胤不失时机地道“传国玉玺早就落在了主公的手中,天意要主公登基称帝。然主公却迟迟没有称帝,有违天心,因此老天才会降下这场大旱来。请主公顺应天意,登基称帝,则眼下的天灾定会迎刃而解了!”众人纷纷附和。袁术大喜,道“既然天意如此,我却不能不称帝了!”

杨大将当即便要劝谏,但转念一想‘不如借这称帝之事暂时打消主公北进地企图也是好的。’想到这,也就不再劝谏了。

无人反对,称帝之事便立刻提上日程,选黄道吉日,准备皇家御用物品,等等种种繁杂琐事千头万绪把杨大将韩胤等人忙得不亦乐乎。

而与此同时,艾朗则在秘密调兵遣将,准备夺取淮阴淮安盐渎三地。

杨奉,在袁术大军退回淮南之后被留下来驻防淮阴。这一日,杨奉正在治所大堂上喝闷酒,手下军官突然来报“启禀将军,城外来了一个道士,说将军大难临头他才有办法为将军解除灾厄!”

杨奉本就心情不好,听到这话,不禁勃然大怒,喝骂道“哪来的疯道人,给我乱棍把他打走!”军官应诺一声,便下去了。

杨奉不由得心头一动,连忙叫道“回来!”

已经奔出了门口的军官连忙转来,抱拳问道“将军还有何吩咐?”

杨奉道“你去把他带上来,我倒要看看是个什么人物!”军官应诺一声,小跑着去了。不久之后,只见那军官领着一个身着道袍披头散发的道士进来了。那道士一见到杨奉,当即稽首下拜“贫道见过将军。”

杨奉走到他面前来,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番,问道“道人从哪里来?”

道士道“贫道来自徐州,特来为将军解厄。”

杨奉心头一动,屏退了左右,这才问道士“我看你不是道士,而是吕布派来的说客。”

那道士道“说客不敢当,却有两封将军故人的亲笔书信要交给将军。”说着从袖笼中取出了两卷竹简双手托着呈给杨奉。

杨奉见状,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伸手过去接过两卷竹简,看了看,见分别是署名徐晃和贾诩的书信。杨奉没有立刻打开来看,转身走到书案后面,将两卷竹简放下,道“我对袁公忠心耿耿,你们竟敢对我耍出如此花招,实在可恨!”随即扬声喊道“来啊!!”

守在门口的两个亲兵立刻奔了进来。杨奉指着那道士喝道“把这个吕布的奸细给我拖下去砍了!人头送往袁公处!”两名亲兵立刻上前抓住了那道士便往外面拖去,那道士却不反抗,哈哈笑道“原来杨奉甘愿做袁术的鹰犬,贾大人和徐将军真是看错了你啊!”

两个亲兵已经把道士拖出了大门。杨奉突然叫道“停下!把他带回来!”亲兵当即又把道士拖回到了杨奉的面前。

杨奉朝亲兵摆了摆手,两个亲兵退出了大厅。

杨奉一脸歉意地对那道人抱拳道“先生勿怪,我刚才是担心先生是袁术派来试探我的,因此不得不如此试探先生!”道人抱拳道;“将军不必客气!想来将军已经试探出了我的真假,何不赶紧看看贾诩先生和徐晃将军的书信!”

杨奉点了点头,疾步走到了书案后面,首先打开贾诩的书信,看了一遍,思忖着点了点头,喃喃道“贾诩先生所言在理啊!”随即又打开了徐晃的书信看了一遍,神色却激动起来,道“徐公明都愿如此为我作保,我还有什么犹豫的!”随即对那道人抱拳道;“请先生回报吕布大将军,在下投奔袁术本就是迫不得已,而袁术却还屡屡轻慢于我,我早就有另投明主之心!大将军英雄盖世,我愿鞍前马后效犬马之劳!请大将军给我五天时间,我愿做下一件大功作为投效大将军的礼物!”道人笑道“将军能弃暗投明那是再好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