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最合适,因为足够精炼。
但在日本拍电影限制太多,投资太大,远不如拍电视剧划算。
说起来,八十年代拍电视剧,尤其是拍热门电视剧,其实是很赚钱的,因为这时期的电视剧不光能靠卖版权赚钱,还可以靠录像带赚钱。
而且日剧跟大陆的电视剧不一样,是按照播出次数给钱的,也就是所谓的播放版权。
一旦有个日剧火了,第二次播出的时候,就会跟一样,要再谈一次合同,再卖一次版权。
与此同时,像广告植入之类的,也会根据电视剧的火爆程度来定,一般是越火爆,广告费越高,而这个广告费呢,电视台是要跟制作方分成的。
除了这些外,如果日剧要在海外发行,可以再卖一波版权。
一旦大火,还可以卖周边产品。
比如电视剧的主题曲、电视剧原创,演员的服装等等。
当然了,最大的好处,还是能让演员跟着大火。
没错,曹志强现在要推出这个《101次求婚》,其实就是要硬捧中森明菜,因为他打算让中森明菜饰演里面的女主角矢吹薰。
虽然剧本里的矢吹熏的人设是三十岁的女性,跟十八岁的中森明菜差距有些大,不过这都不是问题。
演员跨年龄段演戏,本就是常态。
你说让四五十岁的中老年演员去演十八九岁的小年轻,这或许比较困难,毕竟岁月不饶人。
但你让十八九岁的年轻演员去演三十岁的青年时期,这就不算困难了,靠化妆跟服饰就能做到。
中森明菜本身就有一种忧郁的气质,如果经过后天的修饰,演三十岁的钢琴师应该是没问题的。
是的,曹志强在职业方面做了点修改,没有搞大提琴,而是改成钢琴。
主要是曹志强不会大提琴,但是会钢琴。
而这部剧呢,曹志强的野心很大,不光要打造一个现象级的电视剧,捧红中森明菜,还要借此大赚一笔。
其中,除了卖播放权跟版权外,曹志强还打算借着电视剧,把里面的主题曲跟插曲也赚一笔。
《say yes》这首主题曲自不必说,曹志强还打算在这里搞一些钢琴曲,到时候搞成一张原声专辑,一起打包卖。
到时候,什么《卡农》啊,《雨的印记》啊,《雪的梦幻》啊,《y&nul》啊,能整的都给整上。
换言之,曹志强不光要制作一部单纯的求婚剧,他还要制作一部音乐治愈剧。
原剧本中,女主角是个恋爱脑,无法忘记旧爱,后来被男主角的坚持跟真心打动。
虽然剧情也不错,但曹志强感觉还是差了点东西,有些过于虚幻,过于不接地气。
可男主角的土鳖设定跟女主角的高端设定都摆在那,轻易改变也不合适。
所以曹志强觉得,单纯搞一个癞蛤蟆靠坚持就吃上天鹅肉的故事,还差点火候,必须再加点相互治愈的桥段。
也就是说,曹志强打算把女主角设定一个失去旧爱,痛不欲生,迟迟走不出来的角色。
是男主角的出现,用他略显笨拙、略显搞笑,但又特别真诚的一个个行为跟动作,让深陷悲痛走不出来的女主角,逐渐走出阴霾。
而那些纯音乐单曲,就是女主角不断走出阴影的背景插曲。
甚至是,曹志强还打算在其中引入抑郁症的设定。
也就是说,女主角失去旧爱后,陷入悲痛走不出来,得了抑郁症。
但因为意外遇见了男主角,在男主角的帮助下,走出了阴霾。
这样一来,就成了一个互相救赎的故事。
有了这个剧情,不光曹志强的音乐私货可以随便乱插,也给了这个癞蛤蟆能吃上天鹅肉的情况,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