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肆壹柒章 转眼过(1 / 2)

窗外三竿,荷叶如绿扇,密密挨挨占去粉塘烟水大半,后宅闲散妇人领着髫童,轻摇团扇儿,正赏荷玩耍。

髫童咯咯笑声被夏风吹进窗内,丫鬟翠梅打量铜镜里小姐乌发挽的云髻,小心簪一枝金累丝钗,又拈朵水粉宫花欲替她戴上,却被阻了,那小姐懒懒道“这般就好!”

”今沈府里的沈老夫人,要来议亲相看田姑娘呢,听闻她素喜女孩儿打扮的娇艳,就再戴朵花儿罢。“

翠梅苦口劝说,她是徐老夫人身边的大丫头,见过些世面,秉性聪慧娴淑,且稳重擅言。

只因两个月前,徐老夫人收到封信笺,远嫁福建的七妹去世,唯有个小女儿无人依傍,盼能接至京里教养,那徐老夫人原在闺中时,就与这七妹感情深笃,自是二话不说,遣了婆子管事去接。

不过半月后,这名叫田姜的姑娘,遂进入徐府,并把她调拨给她使唤。

田姜手里拿卷书册正看,听得她说还是摇头。

翠梅再不敢勉强,忽听扑簇簇飞声,瞪圆眼望去,一只绿鹦鹉哼着曲儿由外飞进窗里,悠哉哉停落花架。

“出去出去。”翠梅随手拿起拂尘撵它“说浑话的鸟儿,可讨嫌。”

绿鹦鹉被拂尘掠得一个踉跄,忽得飞上梳妆台,爪子抓紧镜沿,恰田姜抬头好奇看它,双目相碰,那鹦鹉“哦”一声“一见多娇,我的魂魄儿飘摇,秋波两含媚,不由地身若乘风,我也算阅人多。“

还未吟完,惊觉拂尘又到,顾不得美人,气忿忿扇翅冲出窗子,翠梅急忙把纱帘放下,拿玉石倚住,嘴里念念”若不是四爷宠着它,就凭这张银词浪语的嘴,怕是早已三道轮回去矣。“

田姜弯起嘴角,忽蹙眉道”我的耳垂只觉似火烧,你帮我瞧瞧是何原因。“

翠梅急忙过来,轻拨她耳上的小金环,再拉开妆台一屉,取出个玲珑瓷罐揭盖,拈一团洇透桂花酒的棉絮,替她拭着红肿的耳孔“夏季暑热易生汗,新穿的耳孔难愈结,过几日便好。”

她又有些奇怪”京城的小姐留头时,皆要把耳孔穿了,田姑娘怎及笄都未曾有?“

”我生来经不得痛,娘亲心疼便没勉强。“田姜随意答着,继续看起书来。

听得这话,那翠梅虽似信非信,却也笑笑不再多问。

沈老夫人满面笑容,穿莺背色吉祥纹禙子,鬓发梳得光洁齐整,抹额绣的也是喜鹊登枝的图案。

轿前立两个上等的官媒许婆子和蒋婆子,穿紫色坎肩,蓝布裙子,头戴盖头,见老太太被媳妇丫鬟们簇拥而来,急忙迎前搀扶入轿,许婆子嘴也跟抹蜜般“老太太精神,能替沈阁老保媒,是我俩前辈子修来的福份,哪怕把两条老腿跑成筷子细。也定要将这桩喜媒保稳喽。”

沈老夫人听得高兴,让丫鬟赏钱给她俩,另个蒋婆子是实在人,她问道”老太太可有备好钗子,相看姑娘时若觉得满意,得把钗子戴她头上,才好谈定亲的日子。“

”有有有。“沈老夫人叠声儿说,从袖笼里掏出个富贵花锦盒,打开来给那媒婆子看”我备了两支钗子,若她喜欢艳丽些,就给她戴这支八翅挂珠衔翠大凤钗,假若她喜欢素净的,就给她戴这支双衔鸡心坠小金凤钗。“

众人用帕子捂着嘴笑起来。

”老太太有心。“两个媒婆子被那金晃晃闪得眼得花了,都是价值连城的好物,心底酸溜溜地,暗怨自个生不出天仙般的女儿可嫁。

”走罢!“沈老夫人收起钗子,轿夫起轿前行,晃晃荡荡如她此刻的心情。

忆起当年梦笙嫁进沈府时,她是高兴的很,可惜天不遂人愿,原以为沈二就这般孤独终老了,却不想两江巡查回京没多久,就钟意上梁国公府新进京的表小姐,倒也门当户口,听说年纪小了些,只要不太过骄纵跋扈沈二欢喜的,她也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