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树立典型(1 / 4)

“无耻之尤!”

“当今大明皇上做事勤勉、生活节俭,为了国事兢兢业业,还按照你们的要求裁撤了宦官,这样的皇帝不正是你们想要的吗?武将们升迁调动尽操与你们之手,粮草军饷更是全由你们说了算,完全就是文官们的一条狗。怎么,自己没养好,就怪他们打不过外面的狼了?”

“国事败坏至此,搞了半天全是皇帝和武夫的错,你们这些读书人就没有半分错失了?如此厚颜无耻之言也有脸说的出口?”

鲁若麟实在是受不了了,破口大骂。

“我辈读书人读圣贤书,辅佐君王,教化天下,执政牧民。君贤则国安,君庸则国乱,古往今来,治乱轮回概莫如是。若是君王垂拱而治,由仁义忠贞之士治理国家,何来烽烟四起、外敌入寇?”沈正明一副还不是因为君王没有完全放权才使得国家衰败的模样,让鲁若麟看着就想打他。

其实这样的论调在文人中非常有市场。

明朝的历史就是文官与皇帝争夺权力的长篇话剧。

前期是皇权占据绝对的主动,后期则是皇权衰弱,文官势力逐渐发展壮大,渐渐有了架空皇权的迹象。

不得已之下,皇帝只好放出了太监与文官们打擂台。一阵疯狂撕咬之后文官势力受到抑制,皇权和文官之间暂时形成平衡。所以任何一个气焰嚣张的太监身后都站着一个想要打击文官的皇帝,是他们冲锋陷阵的马仔。王振是这样,刘瑾是这样,汪直是这样,魏忠贤更是如此。

如果没有这些太监,大明的皇帝早就被架空成一个傀儡了。所以整个明朝除了极个别皇帝,其他的皇帝在文官们的眼里都是昏君,谁让他们不听文官们的话呢?

文官势力不断壮大,逐渐掌控朝堂后,拦在他们面前的只有皇权了。至于说武将势力,不好意思,早就被文官们调教成一条听话的狗了。

虚君思想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慢慢有了市场。文人觉得只要自己彻底的说了算,那绝对就会海清河晏、天下太平。

“仁义忠贞之士?能够帮助朝廷多收钱粮吗?可以帮助朝廷安抚流民不让他们饿死吗?可以帮助朝廷训练军队打败鞑子吗?可以惩治权贵大户为平民百姓申冤吗?如果不能,那就狗屁的用也没有!”鲁若麟满脸不屑,一群伪君子罢了,还真把自己当救世主了,啊呸!

“我不怕明白的告诉你们,只要你能为兴汉军办实事,比如说本来你负责的区域去年税收是一千两,今年你在没有扰民的情况下多收了一千两,那你就是人才,我就会重用你。”

“哪怕你今天跟隔壁的寡妇好上了,明天娶了个如花似玉的小老婆,只要是两厢情愿,不违法、不违纪,没贪污、没受贿,花自己的钱,不影响本职工作,我干嘛要管你?”鲁若麟的一番话让操场上的书生们目瞪口呆。

不过接下来的话更令他们三观尽碎。

“再说了极端的例子,要是哪个女官没结婚生了孩子,这事怎么该怎么办?凉拌!只要她没有影响工作,政绩突出,我一样会重用她。至于她是否破坏了别人的家庭,那是她私人的事情。如果因此影响到了工作我会提醒她,但这绝对不是我因为她未婚生子而对她有意见。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两者绝对不要混为一谈。”鲁若麟的话绝对是石破天惊,让在场的众人难以接受。

“如此道德败坏之人有何面目立于庙堂?应该进猪笼沉江才能以正视听!如此荒谬之言还请大都督收回,否则兴汉军危矣。”沈正明痛心疾首,鲁若麟的话简直惊世骇俗,完全与儒家的礼教相违背。

“为什么不行?秦汉之时,隋唐之际,寡妇再嫁的权力是受官府保护和支持的,还不是一样造就了汉唐盛世,赫赫华夏威名。”鲁若麟不依不饶。

“今时非同往日,岂能一概而论。”沈正明无法否认,只能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