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捐款的好处(1 / 4)

“不想培训?想都不要想!不光是你们,所有人,包括那些明朝士子都要进行培训,唯独你们就能例外吗?。而且我也建议你们一定要认真培训,尽快结业。”对于有人想要逃避培训的事情崔永建直接痛批。

“我们饱读诗书多年,还需要再学吗?”有人不服气了。

“我们来的晚了一点,大都督刚刚因为这个事情惩处了一大批人,包括很多大明士子。难道你们觉得自己比大明的那些读书人都厉害?而且想要在兴汉军出头,那些四书五经趁早都忘掉,兴汉军只要做实事的人。”崔永建也是通过老部下知道了前几天发生的事情。

“还有,兴汉军有不少女官,不许歧视她们,把他们当正常的官员对待就行,否则出了纰漏我也保不住你们。”崔永建表情严肃的警告他们。

“有那么多士子,干嘛还要用女官啊?”这些朝鲜人初来,对这个事情非常不解。

“当初兴汉军起步的时候没有人看得起,大都督也招纳不但人才,所以就在大明江南买了一些读书识字的女妓,给了她们自由身,让她们帮着处理政事,这也是女官们的起源。”崔永建很有耐心的给他们说着其中的故事。

“女妓?这样的人也能用来做官吗?”马上就有人不屑的说道。

“我当初也是这样想的,但是后来证明大都督的眼光多么正确。那些女官稍微培训一下之后,处理起政事来丝毫不比男人逊色。而且她们更加认真、更加谦逊,更重要的是她们视大都督为救她们出苦海的大恩人,对大都督忠心不二。其他人还有可能背叛大都督,她们绝对不会。”崔永建满心感叹的说道。

“那当然,除了兴汉军有谁肯用女人当官,还是女妓。”马上有人出言辩驳,证明这只是特例。

“如果仅仅只是忠心也还罢了,偏偏她们的能力也非常强。也许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她们比不过士人,哦,也不对,有些女官在四书五经和诗词歌赋上比我们都强。但是正是如此,她们不会受到那些传统习惯的影响,只专心按照大都督的指示做事,政事反而处理的更好。可以说兴汉军有如今的局面,这些女官也是居功至伟的。”

崔永建的话让在场的众人都不敢接话,这个年代承认女人比男人强还是很需要勇气的。

“而且有些女官的才能连我都要甘拜下风,自愧不如啊。”崔永建不知道是想起了什么,神色复杂的很。

“大人,这有些言过其实了吧?您自幼饱读诗书,又在王廷历练多年,怎么会有女官强的活您?”有人觉得这应该是崔永建的谦虚之言,表示不信。

“我知道你们不信,但这就是事实。术业有专攻,你不可能在任何领域都出色,这没有什么好忌讳的。比如律法司的张凤仪张大人,对律法一道可谓精通,我是自愧不如的。所以你们不要盲目自大,多看、多学、多听,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圣尚且如此,何况我等。”崔永建对这些老乡可谓是用心良苦,希望他们少走弯路。

“而且培训班的那些学习内容是极为实用的,只要学好了,无论你们去那里都会受益无穷。这些都是治政的妙法,其他地方未必肯教,教也为此有这么通透。这不是折磨你们,这是给你们机会。如果你们不能转变自己的想法,那还不如趁早回去吧。”这即使劝告,也是警告,就看他们如何选择了。

这些崔永建老乡见他如此严肃,自然不敢违背。早知道他们在家乡已经没有出路了,否则也不会跟随崔永建来兴汉军。要是这么灰溜溜的被赶回去,那就彻底没脸见人了。

“趁着进培训班之前还有时间,你们多到济州岛各地去看看。这里风俗人情与朝鲜大不相同,百姓生活富足,民风淳朴,官民相安。里面有很多值得看、值得学、值得体会的地方。”崔永建实在犯困了,结束了这场会谈。

这些新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