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以小见大(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1 / 4)

越是深入了解了济州岛百姓的生活状况,卢象升的心情愈发沉重。

同样的子民,在大明生不如死,到了济州岛却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如果仅仅只是个例好还说,可以说是特殊情况。但是以卢象升了解的情况,来到济州岛的大明百姓基本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光是大明的百姓,就连从朝鲜、日本过来的人也过上了好日子,那么问题只能出在统治者身上。

这些百姓对金州军的拥戴达到了极高的程度,可以说皇帝来了都不好使。谁让百姓过上了好日子,百姓就拥戴谁,道理就这么简单。

那些来到济州岛的朝鲜人和日本人正在以飞快的速度汉化,希望成为真正的汉人,得到鲁若麟的庇护,不用再返回自己的家乡。他们不光是语言,就连衣着和风俗习惯也在向汉人靠拢,刻意的想要抹去自己的族群特征。

随着济州的名声愈发响亮,每天都有不少的汉人、朝鲜人、日本人躲开官府的管控偷渡来到济州岛,甚至催生出了一大批专门做人口贩运生意的兼职商人。

就连那些原本驻扎在大员和澳门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兰人也纷纷到济州岛定居。

比起澳门和大员,济州岛这个开放的城市更加适合贸易和居住。更重要的是金州军对他们并不排斥,只要遵守金州军的法律,他们就可以自由的活动。

这些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兰人是非常有钱的,但是在澳门和大员他们即使是有钱也没有地方花。不光是因为当地的开发不够,更主要的是难以获得充沛的物资。

但是这种担心在济州岛就不存在了,发达的配套服务行业让这些欧洲人真正的体会到了东方文明的魅力。吃的、喝的、玩的,应有尽有,只要有钱,生活简直不要太舒服。

现在还不是欧洲文明强势的时候,他们虽然有钱,但是文明程度并不高,对东方文明他们充满了羡慕和向往。可惜东亚三国对他们的接受程度很低,使得他们无法体会到东方文明的魅力。

现在金州军对他们敞开了怀抱,使得他们可以接触到真正的华夏文明。

济州城的一切让这些欧洲人沉醉,这座城市不但比他们的那些殖民城市更加繁荣富庶,而且更加的文明。即使是他们的祖国,也找不到一个像济州城这样伟大的城市。

在他们的口中,济州城是“东方的伊甸园”、“人间天堂”,能够生活在这里是一种荣幸。

随着欧洲人的增多,这些欧洲人开始在济州岛开设工厂,主要生产他们的拳头产品,大炮和火枪。

要说欧洲的火枪、火炮技术也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的,特别是那些优秀的工匠,甚至比华夏的工匠更加出色。

对于欧洲人在济州岛开设武器工厂,金州军不制止,但是严格管控。仔细到每一条枪、每一门炮都会被记录在案。

这些欧洲人之所以愿意接受这么苛刻的条件,关键就是济州岛发达的配套产业。这里几乎有造枪、造炮的所有原材料和工具,甚至有些工具比在欧洲的更好。而且造出来的枪和炮也不愁卖,大部分都被金州军采购了。

有这样的基础在,为了追求最大的利润,这些欧洲人才会冒险将火枪和火炮厂开到济州岛。

火枪和火炮的生产技术目前都属于绝对的高科技,任何一个国家和势力都不会轻易外传的。但是无论这些欧洲人藏得再怎么好,在金州军的地盘上进行生产,时间长了总会有一些技术会流出来。

金州军的火炮厂就从这些欧洲人那里学到了不少的技术,对金州军的军火生产起了很大的作用。

当然,也许这些欧洲人留了一手,最好的技术还是在欧洲,但是鲁若麟相信假以时日,金州军的技术一定可以追上甚至赶超的。

对于那些欧洲商人来说,与华夏贸易最头痛的问题是华夏什么都不要,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