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战斗开始(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1 / 4)

张静睿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他们的到来对明军和金州军的士气影响还是很大的。

辽西来的明军对于张静睿他们来南关与自己一起作战很是惊讶,要知道这些勋贵二代们在军队里的口碑其实并不咋滴。抢功劳这些勋贵子弟从来不落人后,真到了上阵杀敌的时候却看不到他们的影子。

所以这些明军对于张静睿他们持怀疑的态度,毕竟这些勋贵们有劣迹在先。不过看在他们有勇气面对鞑子的份上,他们还是愿意给机会看一看情况的。

特别是张静睿他们经过金州军几个月的训练,一身的臭毛病少了不少,对士兵们也有了更多的理解,与士兵们相处起来也非常融洽,这给明军士兵留下了比较好的印象。

金州军的士兵们则是看热闹的成分更多一些,毕竟小公爷亲自上战场还是很有话题度的。特别是朱君峻这个曾经被当众打棍子的小公爷,如今也痛改前非跑到南关来杀敌,这让金州军的士兵们对他们有了一些认同。

对于骠骑营的使用,鲁若麟也费了一些脑筋。

将他们单独成营派上战场肯定是不行的,上阵杀敌的话死伤太大无法交代;不上阵的话也违背了张静睿他们求战的意愿,反而有刷功劳的嫌疑,适得其反。

最后鲁若麟将骠骑营打散,派给各个中下级作战单位当副手。这样既满足了他们上战场的需求,也不至于造成太大的伤亡,除非这些勋贵子弟们运气太背。

至于张静睿和朱君峻这两个小公爷,鲁若麟还是给予了特殊的照顾,一个带在身边做参谋,一个派到舰队护卫南关侧翼。

这两个位置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非常安全。如果在这样的情况张静睿和朱君峻还会发生意外的话,那就只能说他们太倒霉了。

张静睿对于做鲁若麟的参谋还是有一些别扭的。他来南关还真准备上战场的,毕竟当初的海口已经夸出去了。不过鲁若麟才不会让他去一线部队,要是一不小心被一发炮弹击中了,鲁若麟找谁说理去?还是带在身边更合适一些。

好在张静睿也不是一根筋,也明白待在鲁若麟身边好处多多,还能趁机偷学一些鲁若麟的指挥技巧。要不是他的特殊身份,无论如何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朱君峻对于去舰队也没有什么意见,明眼人都知道满清根本就没有海上力量。朱君峻说是在舰队护卫南关侧翼,其实再也没有比金州军的舰队更安全的地方了。

张静睿和朱君峻可以有特殊照顾,但是其他人就没有这个待遇了。

其实如果按照金州军的制度,张静睿和朱君峻都不会被区别对待,在这一点上金州军内部执行的还是比较认真的。

只不过为了大局着想,鲁若麟不得不为他们二人破例。好在张静睿和朱君峻并不是真正的金州军士兵,也不算违反金州军的制度。

这也从侧面说明,只要价值足够高,规矩就是用来被打破的。也不知道时间久了金州军会不会也变成明军这样?看来后续还要加强制度上面的监督执行。

洪承畴对于张静睿他们能够在此时来参战是相当的欣赏,不管他们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仅凭他们身为勋贵子弟甘愿上阵杀敌就值得大书特书。为此他特意上书朝廷,将张静睿他们好好的夸奖了一番。

像这种为朝廷长脸的事情当然受到了大家的赞扬,此刻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都将张静睿他们的行为视作忠君爱国的最好体现,用此事好好的吹捧了崇祯一番,令崇祯也是大为开怀。

在这样的氛围下,只要金州军不是战败,张静睿他们最后肯定会受到朝廷的封赏,要的就是这个榜样效果。

虽然朝廷一直在收拾多尔衮入侵京师后留下的烂摊子,但是对于清军与金州军的战事也格外的关注,毕竟双方的战事与朝廷息息相关。

对于满清大军南下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