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三章 你说的让大明再次伟大,包括我们吗?(1 / 6)

朱翊钧从来没有否认过大明宝钞和金债券的相似性,但相似归相似,大明宝钞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大明货币缺少和流通性不足的矛盾,是适应当下大明经济发展环境,海外贵金属流入减少的行为,而不是为了战争。

西班牙喜欢借钱打仗,大明不借钱打仗,但喜欢欠饷。

大明皇帝、朝廷当然羡慕西班牙可以借到钱,但西班牙同样羡慕,大明军兵在欠饷的情况下,依旧能荡倭平寇北拒胡虏。

费利佩很难搞明白,大明居然能欠饷一百七十年,边方不乱,大明也很难理解,泰西居然对借钱打仗的费利佩如此畏惧。

朱翊钧看着权天沛,非常坦诚的说道:“这十二万两黄金,以及金山城的稳定开拓,解了朕的燃眉之急,费利佩闹着给大明加税,希望造成大明钱荒不足的恶化,进而促使货物降价,来让大明承担战争成本。”

“但凡是他打着加关税的名义,跟大明谈判,让大明购买他一些金债券,或者借大明的战争借款,大明也是可以谈的,但是他先加了关税再来,朕一旦妥协,他们就会蹬鼻子上脸。”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所以西班牙特使佩德罗,不得面圣。”

朱翊钧解释了下最近发生的事儿,除了选贡案还在杀人外,这就是大明的当务之急,哪怕是市场可以培养,但也需要漫长的时间。

失去了西班牙这个庞大的市场,大明势要豪右,尤其是以海贸为主的海商们,不满情绪一定会加剧。

大明需要一个市场来消耗沿海地区工坊商品,也就是大明腹地,如果黄金叙事不那么让人信服,内需无法建立,这种阵痛,会持续很久,不利于万历维新。

而权天沛带着黄金回到了大明,极大的增强了黄金叙事的信心,可以大幅度减缓关税造成的恶劣影响。

朱翊钧感谢这些海外开拓者对万历维新的卓越贡献。

“臣…没想那么多。”权天沛听得懂陛下讲什么,但不是那么理解。

他不明白陛下的焦虑,也不明白大明沿海海商的不满,更不理解大明对于培养内需的迫切,而他带回来那么一点点黄金,有什么用,杯水车薪。

权天沛只是个天文生,现在是金山伯,这些事让陛下和辅臣们去头疼吧!

他只知道,带回更多的黄金就对了。

“明日朕要在朝阳门外的大刑台,监斩一百五十二家,这些人的罪行已经张榜公告,发了邸报,金山伯可以看看邸报上刊登的内容。”朱翊钧让冯保安排,让刚刚回到大明的权天沛出席明日监斩。

大明要保持基本稳定,才能让权天沛这些依靠朝廷的开拓者们没有后顾之忧,而皇帝有理有据的行使暴力,也是稳定秩序的一部分,而且极其重要。

“臣遵旨。”权天沛再拜,离开了莫愁湖行宫。

等到权天沛走后,朱翊钧才走出了院子,看到了堆积在院中的黄金。

权天沛已经从朝廷支取了他想要的货物,三艘五桅过洋船、燧发火铳、虎蹲炮、舰炮等等,对于金山城而言,这些东西更加重要。

十二万两其实也就7500斤,半间房就能装满,其实没多少。

权天沛觉得自己大赚!

朝廷一艘五桅过洋船卖到泰西要二十五万银,没有任何火器、火药,想买还要另外花钱,不能吃不能喝的黄金,能换到如此直观的暴力,还获得了大明朝廷的册封、支持,简直不要太赚。

这么点黄金对大明的经济、钱荒等,的确是杯水车薪,可源源不断的黄金,却极大的增强了信心。

大明现在得到了两个稳定可以供给黄金的地方,这才是黄金叙事能够讲下去的根本。

债券也好,宝钞也罢,都需要信心的支持,人们相信它值钱,人们不相信它值钱,它就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