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各自应对(2 / 3)

光宗耀明 冬三十娘 2914 字 1个月前

下了头,“陛下能给臣妾名分,又愿意册封臣妾的哥哥为王,那臣妾……”

她想了想,就说了两件儿时在族中时的往事。

至于怎么劝布扬古,旨意自会讲得通透,她也说不上一二三四。

而后就是让她搬到最初侍寝的那个女官、如今已进封为嫔的齐悦婵宫中去。

论阅历手段,她们都比郭兰芝更丰富。就算郭兰芝不用什么宫规手段,她们也能把这女真婕妤管束得妥妥帖帖的。

旨意随后分别发往广宁和辽源军民府。

叶赫部终于出了兵,那么皇帝就给了叶赫那拉东哥一个正式的贵人身份。

如果布扬古能抓住这个机会,在后面的作战中立了功,那么不管是他还是东哥,自然能够更进一步。

去辽源军民府的旨意,含义则更多。

将来大明直接治理的女真人,自然是要渐渐归化的。

现在那里许多人都要找生路,朱常洛多用一些女真宫女,让她们入宫来学一学,到时候可以再放归回去。她们在当地嫁人、生子,这段在宫里的经历就是财富。

见过了更好的,知道了大明有什么用的进身之阶,相夫教子都更容易遵循大明路线去发展。

顺便,可以解决那边目前不少家庭的生计问题:至少到了紫禁城,吃喝不用愁了。

一时间,有去辽东的旨意,有去蓟州和宣大的军令,也有派遣到丰州滩归化城的使臣。

哈喇河套那边,两军僵持。从边墙到林丹巴图尔的汗帐,距离还有几十里。

除了哨骑碰撞,明军只是守,这当然不奇怪。

林丹巴图尔觉得这样是顺利的:明军不敢出来接战,就越发证明他们重视这一段最靠近大明都城的边墙的守卫。

现在他最希望等到的就是其他方向明军过来增援,尤其是那支前往上都的明军。

而如今这种对峙状态也没什么不好:他率军顶在这里,正值夏日,水草肥美,暂时托庇于他汗旗之下的喀喇沁残部牧民们正好为他养好牛羊马匹。

可随后西北面不断传回的消息有些不妙。

那支大军并没有回援,反而坚定地向上都扫荡而去。

“……难道他们竟敢不顾大都安危?”林丹巴图尔看着洪台吉,“如果继续往北,汗庭那边只留了三成兵力……”

“必须要动手的。”洪台吉说道,“看来岱青说的,让喀喇沁各部把部分帐篷都拿过来,冒充我们兵力越来越多,并不管用。如果没有动手,汉人不会急。”

林丹巴图尔咬了咬牙:“岱青杜陵那边……”

“要派人过去,约个时间一起动手。就算只是策马多射几箭,射杀一些汉军,也会有用处。”

“……咱们的箭矢可不算多。他们在城墙上,汉人的火器……”

他担心的是并不能取得战果,还折损人手,堕了气势。

说罢紧紧握住了腰间金刀的刀柄,深恨右翼不能与汗庭一同行事。

汉人都在大兴安岭东边清扫喀尔喀和科尔沁了。

望着南面的山峦,他知道那些最险峻处,就有汉人的边墙、关隘。

“不能只是袭扰!要动手,就要真正动手,有一场大战,让他们多死一些人,担心兵力不足。草原广阔,喀尔喀、科尔沁各部可以先避一避风头,总没那么容易被打散。让岱青杜陵先别紧盯着东边,担忧辽东的汉军。现在是抢时间,一定要在那支汉军把上都一带的族人打败之前让这里的汉军吃个大苦头!”

他年轻,容易上头。

既然目的就是通过进逼蓟州的动作让汉人皇帝和大臣们紧张,从而调集其他明军过来,围剿他也好,仅仅只是加强蓟州镇的防守也好,总不会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