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各衙之间似乎也没有那么多公文需要如此频繁的派人往来传送吧?现在他走了这么远的路,倒觉得如果能坐一坐,其实颇为方便。
这公车行将来倒是可以做这生意,多开些民间百姓也能坐的厢车路线,通往北京城内各厢坊嘛。
进了正阳门,眼前近在咫尺的就是大明门了。大明门进不得,进去之后就是通往承天门的中枢要地了。
而大明门两侧,原先五军都督府及锦衣卫衙门所在变成了枢密院,原先除刑部以外的其余诸部衙所在变成了执政院。
靠北朝南,左文右武。
卢象升要往西走再往北走,去安富坊。
这安富坊就在如今已经更名为北京太学院的原太学本院西面,宫城城墙外。
他一路行到西长安街时,原先刑部一带赫然成为了如今的鉴察院。
天色已黑,他虽然想要再继续游览一番,但需要先到常州府一些大族富商共同捐资兴建的会馆里住下再说了。
到了这里,市井气息已经非常浓。
“这位相公,要煤票么?“一个裹着羊皮袄的老汉凑了过来,手中油纸包散着硫磺味,“凭票每二十饼减十文。“
卢象升接过巴掌大的硬纸片,见正面印着顺天府执政府的大印,背面表格列着“拾斤装蜂窝煤·乙等品”字样。
“这煤票……”他有些愕然。
“保真啊!”那老汉拿过去凑到他眼前,“天恩浩荡,瞧着今年天这么冷,这才允顺天府印了这些煤票,每十日每户只发一张!”
“……发给每户的,你手中怎有多余的?”
“哎呦喂!又不是家家都有,总有人还不缺,自然能换出来。您要是不要?”
卢象升当然不要,他是外地人。
那浪费了片刻功夫的老汉立刻去寻其他主顾去了。
卢象升又见到了这蜂窝煤生意在城内的一些门道……
“新出的《鉴察院公报》!淮阳省清丈贪腐案大法院已判决,判词全文刊载!“报童的吆喝穿透市声。
这个卢象升准备买,于是家仆过去拦住那小童,花了五十文买了一份来——挺贵的,也不知市价如此,还是欺了他外地口音。
路上也不好细看,卢象升一路往北,到了这安富坊,读书人越发多起来。
毕竟就在北京太学院西面。
卢象升要考的还是经史人文科,要不然,只怕要到安定门那边崇教坊里寻个旅舍住着,毕竟那边才是如今专攻格物自然科的明华大学院所在。
至于博研院……皇城之内,等闲人是不易进去的。
但北京太学院是能够进去的。
“冯老,晚生听说太学院每个月会有一次大讲,不知腊月是不是办过了?正月呢?”
在会馆里安顿下来之后,他就先问起这件事。
“卢贤侄是关心那门票吧?”会馆的主事笑了笑,“放心便是。腊月的大讲虽然已在十五办过了,正月里暂定是在二十班。门票嘛,会馆之中赶考举子自然人人都有。”
“多谢!”卢象升松了一口气,揖拜谢过。
太学院里,如今每次大讲都会有致仕的咨政学士出现,偶尔甚至会有陛下亲讲,实在是不可多得的机会。
卢象升也有点懊悔,要是之前路上走快点就好了。
不过已经到了京城安顿下来了,后面多的是机会请教京城长辈和大才们。
于是先是和会馆之中同乡举子叙谊的叙谊、结交的结交。有些是同科、同学,已经认识。有的是往科举子,听过大名,未有交道。
卢象升的备考生活开始,京城已经开始准备过年。
紫禁城内自然是张灯结彩,朱常洛没有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