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出兵,出兵!(4 / 5)

没有帮手的晋君周很难给卿位家族带来压力,有一个魏氏凑上去,很难免会吸引卿位家族的注意力。

所以说,晋君周联合魏氏搞事情,某种程度上符合楼令的需要。

翌日。

誓师大会跟以往出征没有区别。

要说有什么不一样,列国在“新田”的人全部都来围观。

以往,晋军举行誓师大会,一样会有列国的人围观,只是不像这一次在“新田”的列国之人倾巢而出。

“不知道晋军出征的路线是怎么样。”田湣说道。

这个田湣就是齐国田氏(陈氏)的当代家主,他被高固委派到“新田”常驻,负责随时注意晋国庙堂的动静,发生跟齐国有关的事情,尽数用最快的速度将消息传递回去。

目前,田氏在齐国还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家族,只是田湣非常会钻营,同时获得了高氏和国氏的赏识,进而又吸引到了齐君环的注意。

田氏在齐国正式崛起要等到“平阴之战”发生,此前都算是经营阶段。而田氏能够在齐国快速崛起,确确实实是历代齐君与国氏、高氏全部瞎了眼,一致认为田氏可以利用来对付政敌,使得田氏有趁机鼓捣风云的机会,最后再被田氏一一设计灭亡。

蘧瑗忧心忡忡地说道:“鲁国不值得伯国出动三个满编军团。我猜测伯国这一次的行动会殃及其他国家。”

这位叫蘧瑗的人,他是春秋时期的老寿星,比李耳(老子)活得都要久,足足活到一百零一岁才去世。

那可是春秋时代啊!

春秋时期的平均寿命不到二十五岁,结果蘧瑗足足活了一百零一年才过世,以当时的生活水平以及卫生条件、医疗技术等等,说是一个奇迹都不为过。

而说蘧瑗比老子活得岁数大,主要是老子的逝世时间存在争议,不确定到底是一百零一岁还是一百岁过世。蘧瑗在史书上的明确记载就是活到一百零一岁。

“是啊,不知道会殃及谁。”田湣是齐国的贵族,鉴于齐国正在干的事情,跟蘧瑗有着同样的担忧。

来自宋国的公子朝跟蘧瑗和田湣的距离不远,主动凑过来说道:“晋军这一次还是借道王畿。”

田湣和蘧瑗做了相同的举动,瞬间拉开跟公子朝的距离。

这个公子朝从称呼就能够判断出身,他还是宋国的司寇。

各国的司寇可不是什么小官,论官职排序可以排在前四。

官职是官职,爵位是爵位。

可以拥有复数的上卿,官职却是只有那么一个。

列国的情况跟晋国不一样,晋国是因为卿大夫同时也是一支军团的正副官才显得位高权重。其他国家的卿大夫可以只是卿大夫,不像晋国的卿大夫手握国家的军队编制。

作为宋国坐前四张高位宝座的公子朝出现在“新田”这边,本身就显得非常特殊,不止是田湣和蘧瑗会远离,很多不想引起晋国高层注意的人都不会凑上去。

那是宋国跟楚国走得太近,好多明确要加入以楚国为首阵营的国家,他们的人也不敢在晋国这边跟公子朝表现出亲近。

“晋军会不会顺道控制‘洛邑’啊?”公子朝近期遭遇到太多类似的事情,习以为常又主动凑上去。

田湣和蘧瑗再一次远离公子朝,并且还越走越远。

来自楚国的孙安没有什么顾虑,他本来在跟其他人社交,听到公子朝大声讲那样的话,凑上来说道:“足下也认为晋军会那么干吗?”

这一次变成公子朝远离孙安了。

公子朝在这种场合讲那样的话,他自己来说,跟楚国权贵一块说,性质上并不相同。

晋国君臣一定知道宋国和楚国在干的事情。

可是,只要宋国和楚国没有正式结盟,宋国不对晋国悖盟就可以是一道遮羞布,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