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格外恩旨(2 / 4)

兵,说出去都让人笑话,朱标也不会开这个不好的先例。

“还有!”

“你等但有奏报,皆经锦衣卫之手,直接送至御前。”

“然你几人却非锦衣卫下属。”

“想来你们几个也不愿位列锦衣卫中,朕便单独为你五人开辟特权,所陈所奏,直达天听!”

“嘶~”

朱标话音落下,几人难掩心头激动,一个个都不由瞪大了双眼。

身为文臣却位居锦衣卫酷吏之下的担忧彻底消散不说,他们更是得到了朱标破格的拔擢。

所陈所奏,直达天听。

此等恩典绝非寻常。

他们所有陈奏能直接送至御前,说掌握一地官员的生杀大权或许有些夸张,可一地官员的升迁调度,他们也有极大的话语权。

更重要的是!

但凡他们恪尽职守,在地方上坚守十年八年。那这十年八年的时间里,朝中任何一个官员送至御前的条陈,都不会比他们几人更多。

这便意味着他们自此以后便是天子近臣。

将来!

身后!

朱标给他们的赏赐,绝不是朝中官员所能比拟的。

甚至借朱标圣君之威,成就千古传颂的贤臣之名都说不定。

“陛下隆恩,我等必恪尽职守,不辱使命。”

“朕还不知你五人姓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微臣洪武十年科举及第,白柳堤。”

“微臣洪武二年进士,丰寿。”

“微臣至正二十七年入吴王府,陈明。”

“微臣钱勇。”

“微臣胡明金。”

“白柳堤、丰寿、陈明、钱勇、胡明金。”朱标一一说完,语气郑重道:“你五人名字,朕记下了。”

“朕等着你五人名字响彻大明的那一日!”

“多谢陛下。”

沉沉叩首过后,五人齐齐告退,朝殿外走去。

今日之朱标,给他们的器重着实太重了些。

此刻众人心头也是憋着一股劲儿,势必要为君父效死的冲动。

而等几人走后,铁铉缓步上前,沉声开口。

“陛下,因诚意伯卸任御史中丞,也因先前那涂节为祸兰台。”

“御史台中,多半御史失了心气,宁委屈求全,保一个中庸官身。”

“若放在其他衙门,官员中庸,只着眼于分内之责倒没有什么不妥。只是御史台本就是监察百官,见佞见贪,立陈其弊之所在。”

“倘若我朝就连御史台都奉行那中庸之道,倘若我朝御史都担心得罪朝臣,微臣实不敢想长此以往,我朝吏制会是何种情形。”

“依你的意思呢?”

“考核现有官员,吸纳新科士子入御史台。”

“将如今御史台中不愿谋事、忝居其列的官员罢免,或改至其他属衙。”

“将从上次新科及第的官员中挑选锐意直臣,召入御史台为官。”

“此次科举过后,选择品行刚直,德行无亏之人入御史台。”

看着铁铉神情朗然,说话之时更是双眼放光。

朱标几乎能够预见到,铁铉担任御史中丞之后,其中官员必能力陈时弊。

一想到将来御史台都是些铁铉这般的人物,此刻朱标也微微感觉到有些头疼。

不过也好。

就从李善长之弟李存义家产逾矩,而铁铉未曾殿上直奏足可看出。

这铁铉虽然孤直,但却不迂腐。

由他坐镇兰台,自己还是放心的。

“回去之后可审定御史台现有官员,若不尸位素餐者,禀报户部,由吏部将其调出。”

“再有,前次科举及第外派地方的官员名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