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用。
“如此!”詹同看向铁铉,笑着说道:“裁撤官员之事,还请铁大人多多费心。”
“那是自然!”
此时铁铉双眸明亮,干劲十足的样子和方才沉声叹气的模样简直判若两人。
待二人回到吏部衙门,谢全早已将那些递交了是由告假不愿前往吐蕃的官员名单整理完毕。
顺手将名单递给两人的同时,谢全表情之中带着些许奚落,出声打趣道。
“如何,两位大人见过陛下后,可还觉当下裁撤官员有所不妥?”
“你一早便知?”看到谢全这股得意劲儿,铁铉心下好奇直接问道。
“那是自然!”谢全挺直腰杆,得意说道:“本官曾任河南布政使,府衙内的官员竟有半数以上乃山西富家子弟。”
“那些个官员虽无贪墨害民,可能力品行属实一般。”
“所以听闻陛下有意裁撤官员,在下自然明白陛下的良苦用心!”
“那你不早说!”
铁铉语气不悦,直接斥声质问。
见他如此,谢全嘴角上扬转而赔笑道:“铁大人先前甚是急躁,哪里能听得进去。”
“况且本官嘴拙,怕说不明白。 ”
语罢,谢全将不愿前往吐蕃,因此上书告假的官员名单递到两人跟前。
同时将他从御史台带来的,先前铁铉调查的渎职懒政官员名单一同递了过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在下粗略看了一下,此次应裁撤的官员不下百余名,京官多达三十人。”
谢全看向詹同,继续说道:“尚书大人久在吏部,还请大人审定一番,看看是否有所不妥。”
詹同闻言点了点头。
旋即命人将名单上那百余人各年评定文书,以及任职期间的履历文书都给拿了出来。
一整天的时间,三人将打算裁撤的官员名单一一比对。
于日落之时,最终将名单确定了下来。
次日朝会!
待踏足奉天殿时,三人相互看了一眼便大步进殿。
当余光瞥见沈四平等在裁撤名单的官员时,三人虽知待会朝堂必然震动,可却也没有半分想要退转之心。
“詹卿,吏部拟定的前往吐蕃官员名单,为何还未呈上来?”
随着朱标声音落下,詹同按照他与谢全、铁铉二人的计划,率先走到大殿中心朗声请罪。
“臣办事不利,还望陛下恕罪!”
“有难处?”
面对朱标的询问,詹同顿了数秒,转而跪地俯首道:“臣老迈昏聩,难当大任,求陛下准臣卸任吏部尚书一职,告老还乡!”
“嘶~”
伴随詹同声音落下,殿内群臣诧异之余纷纷将目光看了过来。
甚至就连文臣队列最前方的李善长,此刻也满脸惊异,回头侧目。
不过看到沈四平那一伙人如丧考妣般,个个面色惨白。李善长顿时便也明白了过来。
“此事就当真如此困难?”
朱标起身缓步走下玉阶,走到詹同跟前亲自将他给扶了起来。
下一秒!
只见朱标面露不悦,逐一扫视殿内群臣,语气失望道。
“吐蕃地处偏远,又刚收服自是危险重重。”
“诸卿心有疑虑不愿前往,朕也能理解。”
“只是朕万万没想到,我大明上下,官员近万。竟挑不出百余人前往吐蕃,竟无一名朝臣愿迎难而上!”
朱标这话虽是不重,可这话却如巨石砸向静湖一般,令在场群臣齐齐下拜。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如今让朱标这位皇帝愁于不知该派何人前往吐蕃,往大了说便是满朝臣工无人可用。此刻立于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