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煽动学子(1 / 4)

“而且那谢全还谎说军情告之百姓,所言若无粮草,北蛮铁骑顷刻便到河南。”

“当时国朝初定,河南百姓深知北蛮之苦。听到这个消息甚至十分踊跃将自己粮草尽数卖于谢全。”

“自有些百姓留下口粮,不愿售卖。可那谢全伙同当地县令,近乎强征夺取百姓口粮!”

随着谢全声音落下,常茂一巴掌狠狠拍在面前桌上。

“愚弄百姓,谎报军情!”

“那谢全就不怕死!”

看着常茂怒火中烧的模样,谢全没有出声,而铁铉、詹同也是眸光悲戚,并未言语。

常茂这话说的大有种未经世事的感觉。

因大明极其严格的路引制度,河南那些郡县的百姓哪里知道一州之外到底是个什么情形。

加上谢全办的毕竟是朝廷差事,当地县令自然不敢贸然拆台。

最为主要的,乃是谢全运送粮饷途中遭遇山洪,可却仍将粮草顺利运抵前线。

在朝廷看来,他乃是有功。

即便事后此事被重新提及,当时任职中书丞相的乃是胡惟庸。以他的精明,自然要将此事给压下来。倘若沈四平可用,没准胡惟庸还会卖给人情。

毕竟一旦谢全诓骗百姓的消息传出,那先前为他请功的中书省也要担责。

而此时隐瞒下来,对当时如日中天的胡惟庸来说压根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河南那几个县城的百姓只得买高价粮,谁又会在乎?

大明幅员万里,一两个县的民情压根上不了朝廷的桌。

“同样!”

谢全轻叹一声,继续说道:“谢全命那些山西粮商散布几省蝗灾,田地颗粒无收的谣言。”

“顺势以高价将粮食卖给河南几个县城的百姓。”

“这一番操作下来,谢全不仅没有出一分钱,却得了朝廷嘉奖。其家也趁机发了一笔横财。”

“到最后却只是苦了河南那几个县城的百姓!”

待谢全说完,常茂心中怒火不断蒸腾,恨不得此时便带兵将沈四平下狱。

而铁铉、詹同却觉沈四平手段阴损,但也的确高明。

他这诸般谋划,朝廷压根就没法追责。

一旦追责,当时总管中书的丞相胡惟庸便是首当其冲。

即便御史言官知道内情,河南官员心有怨言,可谁又会因为几个郡县的百姓得罪当朝丞相?

更不用说那几个郡县的百姓没有第一时间饿死,到了冬天饿死多少,也就与此时无关。

更让铁铉觉得狠辣的是。

纵然当时此事闹大,谢全却也仍旧能够置身事外。

他大可以说百姓愚钝,不知为国朝效力,不愿卖出粮食供给前线军需,甚至还要称之为刁民。

而他谢全为了前线将士,这才谎称军情,恐吓百姓。

到最后,问责的也只是山西粮商,而他谢全却依旧能够置身事外。

片刻沉默过后,谢全重新将话题拉回到当下。

“仅凭此事便能断定那谢全并非蠢笨之人。”

“为应对当下朝廷裁撤冗官冗职,那沈四平的应对之法绝不仅仅只是更改公事日期,简单钻空子这么简单。”

随着谢全声音落下,铁铉、詹同自然愈发谨慎了起来。

而常茂却仍是不以为意,当即没好气道:“如今在京城,天子脚下!”

“谢全那些个小算盘或许能唬住地方县令,可在京城之中,他的那点小聪明还不够看!”

“几位放心,我这边派遣锦衣卫严密监视谢全。”

就在常茂笃定谢全那不入流的手段压根逃不过锦衣卫的眼睛之时。

此时一名锦衣卫百户快步赶了进来,当即禀报道:“大人,京城学子多有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