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1 / 5)

(二)

“莲子说,作者木叶青。世人之观莲,多观其花,或赞其形美,或叹其志高。赞其形美者,有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棹入白草之艳丽,叹其高志者,有出泥不染,濯涟不妖之坚贞。文之斐然,志之远大,非吾所能及,吾目光粗鄙,未尝高瞻,故觉,莲,华而不实,不若其子,凛清芳之气,得稼樯之味。加之银耳,红枣,烹之以粥,其味甜色清,食之如怡。炒之与肉,去腥去腻,则气香而味雅,若磨其粉,和之以糯米,白糖,蒸而为糕,少食之细腻甜爽,多食之香甜软糯。若以之入药,可养心安神,故本草有言,莲之味甘,气温而性涩,及脾之果也。及此,一果多食,虽其貌不扬,然其心实质坚,低调内敛,而又心性恬淡。若于三五好友,聚与湖中,赏之以花,而食之以子,岂非人生一大乐事,快哉快哉。”

读罢,场下先是寂静,泫然,便有人忍不住爽朗大笑,这笑声便像是停不下来般,一阵接一阵,就连一些大家小姐,也忍不住掩面轻笑,场下皆是一派轻松欢愉之境,更有人对门口翘首以盼,想知道这般有趣之文出自何人之手。“今日题目本是咏莲,这这篇莲子说却另辟蹊径不说其形美不叹其至高,偏偏说出一片食谱,虽有偏题之嫌疑,却也是活泼轻快,相必作者也是个热爱生活之人,言辞虽简单,其心却诚挚单纯,有趣有趣”听到这一番评论,众人皆回头,才发觉竟是李公子,这李公子乃是今朝新科状元,据传闻这位状元爷,文采斐然眼光极高,能得他如此评价,众人皆忍不住点头,再回味方才文章,对执笔之人倒又多了几分好奇和钦佩。

和场内不同,在门口等候的萧沐清及其他几位文章通过的男子,皆被领进了楼,而萧沐清则被带着进了楼内一偏僻拐角坐下,果然,自己这菜谱,能被选中就不错了,这位置倒是情理之中,不过说来也怪,这位置看似偏僻不引人注意,实则视线却是极好,萧沐清也没多想只当自己捡了个大便宜。

方才门外等候时,萧沐清就观察过着吟春楼,一般的酒楼多不大,为单层,进门就是桌椅板凳,随意落座便有店小二前来招呼,而这吟春楼则足有三层,其规模更是大于一般酒店数十倍,横在这正阳街上,便是另一道风景,每每傍晚天色微醺,门口便依次挂起红烛,意红红火火,大门左右各五,合十取意十十美。吟春楼皆为飞檐,上铺各色琉璃竹瓦,龙沟凤滴,于垂脊处依次排列着骑凤仙人、鸱吻、凤。正门左右各贴一对联,上联迎四方之宾客,普普通通,与一般饭店酒肆无二,可这下联却是纳八方之英才,其气势豁然广阔,令人咂舌。其门窗皆雕花刻木,雕栏镂空,讲究之至。

吟春楼内部其一层为接待所用,与门正对乃是一戏台,戏台高于地面三尺有余,左右各立一金柱,从柱底到柱高度三分之一处,绘以牡丹花团,上下以水平线为界,好似织品围裹效果,然色彩更艳丽,花鸟形象更生动,通常建筑以左右对称为美,然这两根金柱却反其道而行,粗看来左右皆为牡丹绘画,实则花的形态各不相同,倒是有一种自由生机之感,萧沐清穿越之前,学过几年美术,虽然也就是小学那几年的简笔画什么的,好歹多少培养了一些审美情趣,如今一见这两根金柱,更是赞叹不已,对这画师得到设计深感崇拜。

其东西各有柱五,柱子与东西墙之间,乃是一楼的隔间,由于一楼私密性不强,又因接待所在,也不够清幽,故有身份地位之人,多不会选于此,倒是一些家境颇丰却又不至挥霍于此的人家选坐于此,于北部,东西立柱内侧,是通往二楼的楼梯,这设计但是颇有意思,不像寻常建筑把楼梯建于大厅西侧,如此做法,不仅省了许多空间,整个大厅一下明亮宽阔起来,同时又隐去了楼梯,不破坏整个正厅布局,使整个正厅又多了几分严肃古典之意。正在萧沐清感慨吟春楼大手笔,奢华,是钱的时候,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