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428.约翰·沃尔夫冈
早在20多年前,当什琳娜还躺在摇篮里的时候,她的父亲就在银行里为她的人生之路放上了一笔钱,一笔用来规划未来的储备金。
然后她就再没见过这位父亲,也没见过这笔钱。
母亲很快就找了一位图书管理员,什琳娜有了第二任父亲。和前一任不同,这次的储备金进了名为“弟弟”的银行里。也和前一任不同,这次什琳娜知道了储备金的具体金额,足足1000法郎。
也许是受了两任父亲的影响,她喜欢看书。
即使父亲很偏心从没有正眼瞧过她,弟弟像个废物连最基本的单词语句都看不明白,什琳娜也都不在乎,因为弟弟不要的歌德、席勒、波普、伏尔泰都守在了她的身边,陪伴了她一整个童年。
日子过得很快,父亲为她定下了婚事。对方是位乡镇学校的校长,听上去还不错,可惜简单接触了两次后发现是个毫无文学素养却自诩巴黎诗人的邋遢男人。
很显然,对方配不上什琳娜,明眼人都看在眼里,就连她想要一束白色紫罗兰的愿望都没办法实现。巴黎随便一家花店都能买到,之所以给不了完全是因为他没那么多闲钱。
天啊,才10法郎!他连10法郎都给不起,又怎么能给自己想要的生活。
就因为对方是某个落魄贵族的旁支后裔?还是因为他每个月能领到25法郎的津贴补助?
什琳娜质问父母,然后带着仅有的一些随身物品离家出走了。
她去了很多地方,在蒙蒂维利耶的海边观看日出,去拉鲁佩的沙特尔大教堂做弥撒,选择内穆尔的城堡里享用午餐,跑去布列塔尼的小镇里闲逛,然后在波尔多葡萄园里品尝美酒和法国大餐,再到比利牛斯山脚下泡温泉,最后她又回到了海边,登上根西岛的灯塔,吹着海风,静静地俯瞰夜幕下的英吉利海峡
“幻想”之下的《法国旅行游记》是什琳娜的第一部作品,也是她的得意之作。虽然这本边想边画边写随笔的作品从来没有发表过,却是她在勃艮第修道院里混吃等死的精神食粮。
可惜的是,写作无法给她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收益,修道院的收入也很有限,她的钱很快就用光了。
什琳娜又回到了巴黎。
离开巴黎时,她是个娇媚可人的小姑娘,天生的美人胚子。三年后,她依然美丽迷人,只是性格变得孤僻乏味,再没有了那股让人陶醉的灵气。
隐蔽拮据的外省独居生活,狭隘偏执的陈腐人际关系,让她的心灵无时无刻不被世俗冲刷着,最后变为了一个冰冷的器官,仅限于维持身体的基本运转以换来勉强度日的几个法郎。
她也想过,算了,不要矜持了,放弃那些可有可无的梦想,投身于风流的名利场,也算不浪费这具漂亮的(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