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诸侯会盟(1 / 2)

话说中平六年九月,西凉刺史董卓进入洛阳,废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新帝,董卓被拜为相国,享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之特权。

董卓手握兵权,把持朝政,残害忠良。更是每夜入宫,奸淫宫女,夜宿龙床,朝野怨声载道。

司徒王允为除董卓,借“七星刀”与骁骑校尉曹操。曹操孤身入相府行刺未果,便逃回陈留,在陈留招兵买马,欲图大事。

到了十二月,曹操发出讨贼诏书,共有十八镇诸侯“应诏”。尽管有些诸侯们心知肚明,曹操的诏书实为“矫诏”,但依然纷纷起兵开往洛阳,所谓“勤王”其实也都是各怀鬼胎罢了。

在各路诸侯中,有一路是来自大汉疆域最北方,这便是有着“白马将军”美誉的北平太守公孙瓒。

这公孙瓒在接到诏书后立即点了一万五千精兵南下,途经平原县,远远看见一面黄旗之下,有十来个人尽皆骑马迎面而来。等到稍微近了,公孙瓒才认出,原来来者是昔日“同窗好友”刘备。

两人照面,公孙瓒好奇问道:“贤弟不在县中,为何来此啊?”

刘备答道:“旧日承蒙兄长保举我为平原县令,今日得知兄长率大军路经此地,特来迎接,请兄长入城歇马。”

公孙瓒没有应答刘备,反倒是指着刘备身后一个红脸、一个黑脸、一个白脸问道:“这三位是?”

刘备见公孙瓒发问,便一一介绍道:“他们是我的结拜兄弟,这是关羽,字云长;这是张飞,字翼德;这是罗成,字士信。”

“关羽、张飞……可是与你同破黄巾之人?”公孙瓒问道。

“正是,刘备才疏学浅、武艺不精,破黄巾皆是我这两位兄弟的功劳。”刘备谦虚道。

公孙瓒道:“那这位罗成兄弟呢?我对他可是一点印象也无。”

刘备答道:“兄长自然不知,这是最近小弟新接纳的结拜兄弟,他的武艺不在我二弟、三弟之下。”

“好你个刘备,为何如此命好?三位兄弟皆有万夫不当之勇,好生叫人羡慕。”公孙瓒语气中有些嫉妒。

刘备听得出公孙瓒的语气,也确如公孙瓒所说,老天对刘备不薄,三个兄弟个个都武艺超群。因此刘备也是颇有些小得意,他说:“兄长说的哪里话,如今小弟在兄长帐下,他们不也相当于兄长的部下吗?”

刘备话是这么说,但公孙瓒不傻,他很清楚,刘备绝不是甘愿屈居人下之人。公孙瓒想到这些不免在心中暗暗叹气,猛将谁不想要,可惜自己没那个福分。

“兄长,你此次领兵是要去何处啊?”刘备想起来时要问的事。

“怎么,你不知吗?数月前曹孟德行刺未果,后来到了陈留招兵买马,如今又发‘天子诏’,召集天下诸侯聚兵会盟,共讨董卓,我这便是要去会盟啊。”公孙瓒解释道。

刘备听完,心中暗道:“原来如此……想我刘备乃中山靖王之后,理当匡扶汉室,只可惜有心无力。如今董卓作乱,天子蒙难,各路诸侯起兵勤王,我身为汉室宗亲又岂可作壁上观?”

沉吟之后,刘备向公孙瓒提了一个要求:“兄长,可否让我跟随你共同讨贼?刘备甘为马前卒!”

没想到这句话正中公孙瓒下怀,他正愁自己麾下没有猛将,各路诸侯面和心不和,各怀鬼胎,纵使“内讧”也不无可能。若有刘备麾下这几个“万人敌”相助,各路诸侯必定有所忌惮。

于是公孙瓒爽快的答应了:“我正有此意,不过贤弟,我看你连同你这几个兄弟一同随我去吧。几位都是当世英雄,却籍籍无名,这次却是个扬名立万的好机会。”

“名声”,刘备目前最缺的就是名声,虽然是汉室宗亲,但除了几个亲近人之外无人知晓,区区一个都邮都不把他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