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北地战起(1 / 2)

终于,他看到了一个机会,朝消耗体力最多的张飞虚刺一戟,张飞急忙躲闪,吕布趁机荡开阵角,倒拖画戟而走。

关、张、罗三人岂会轻易放走吕布,纷纷追了上去,各路诸侯同样挥兵掩杀,喊声大震。

吕布没有回营寨,而是往虎牢关而去,恰在此时,董卓率大军赶到,双方兵马大战近半个时辰后各自罢兵。

曹操写信告知袁绍吕布已被击退,此时正是取虎牢关的大好机会,袁绍便派孙坚进兵,自己率大军在后。可当十八路诸侯相会,商议如何攻下虎牢关时,董卓那里却已经带着大部分兵马回洛阳。

董卓听信李儒“童谣”之言,迁都长安,焚毁洛阳,而虎牢关留守的兵马得知董卓早就弃他门而去,索性献关投降。曹操见董卓跑了,要袁绍立即追击,结果袁绍不肯,曹操便带着本部兵马去追董卓。

而孙坚因为在洛阳偶然得到传国玉玺,便打算私吞回江东,不料被袁绍等人得知。孙坚拒不承认,袁绍只得放孙坚回江东,但袁术却派人送密信给荆州牧刘表,要他半路截杀孙坚。

另一边,曹操追击董卓大败而归,在“庆功宴上”怒斥众诸侯为一己私利,迟疑不进,致使董卓逃脱。宴席散后,曹操见袁绍等人各怀异心、不足与谋,便引本部人马去了扬州。

公孙瓒带着刘备等人回到帐中,感叹道:“袁绍无能,优柔寡断,恩威又不足以驾驭各路诸侯,久必生变。我等还是早早离开这是非之地的好,贤弟你看呢?”

刘备也是十分赞同公孙瓒的看法,因此说:“但听兄长安排。”

公孙瓒道:“如此甚好,我等一同北上,届时你仍回平原县,我则回北平。”

“当初十八路诸侯举兵之时声势何其浩大,如今分崩离析,真不该如何说才好。”一旁罗成不由感慨道。

听到罗成这句话,刘备又长叹道:“汉室衰弱,地方刺史、郡守食君之禄,不思报效,反倒拥兵自立,然不将朝廷放在眼里,天子被董贼劫走都无动于衷,唉!”

众人不再多言,各自收拾了行装,次日公孙瓒便也向袁绍辞行,各路诸侯也是各自散。倒是东郡太守桥瑁因不肯借粮与兖州刺史刘岱,被刘岱率军杀入营中,丢了性命不说,兵马也都被刘岱兼并。袁绍见各路诸侯都走了,自己也离开洛阳往关东而去。

袁绍率军到了河内,因为缺粮,冀州刺史韩馥好心好意送粮食给袁绍。袁绍却听谋士逢纪之言,约同公孙瓒一同夺取了冀州。

公孙瓒之所以答应和袁绍合作,是因为袁绍答应和他平分冀州,如今大功告成,公孙瓒便派弟弟公孙越前去讨要冀州一半之地。不料袁绍不但不给,反倒杀死了公孙越,还诈称是董卓旧部干的。公孙瓒得知后恼羞成怒,于是起兵要讨伐袁绍,为此还修书一封至平原县刘备和青州刺史田楷处,希望他们出兵相助。

“你们怎么看?”刘备将信放于案上,问关羽、张飞、罗成三人道。

张飞最先说道:“大哥,这有什么好想的?公孙将军既然是大哥的同窗好友,又以兄弟相称,如今他要我们帮他,我们岂好拒绝?再者说了,那袁绍也不是什么好鸟,这次正好有机会好好教训他一顿。”

刘备皱了皱眉,又看向关羽,关羽知道刘备是想知道他的想法,于是说道:“我同意三弟的看法。公孙将军待我们甚厚,这个恩情不得不报,此次拒绝出兵,恐让他心寒。”

“四弟也是这个意思吗?”刘备又问罗成道。

罗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袁绍缺粮,韩馥好心相赠,他却恩将仇报夺了冀州。事先答应和公孙将军平分冀州,如今反悔不说,还谋害了公孙将军之弟。此等行径小弟深感不耻。不论公孙将军这次出兵究竟是为弟报仇还是名为报仇实为取地,又或者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