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下,进行了谘议局的首次选举。
奉省选出议员五十三人,吉、黑两省各选出议员三十人。
清廷对议员选举又各种条件限制,加上人们对选举的冷漠,各省参加选举的人数都比较少。
这些,实际上也不过是朝廷搞出来,糊弄人的玩意儿。
曲绍扬心知肚明,所以只是走走过场,装装样子而已。
四月初一,新任的东三省总督锡良到任视事,徐世昌卸任,离开奉天。
有道是新官上任三把火,锡良一到任,立刻就做出了比较大的变动。
以吉省为例,锡良奏议,裁撤宁古塔、阿勒楚喀、三姓、珲春、伯都讷五城驻防副都统,吉林八旗驻防戍守军事体制到此结束。
同时,伊通州改为伊通直隶州,直接隶属于省府,榆树县升为榆树直隶厅。
延吉厅改为延吉府,和龙峪分防经历改为和龙县,在汪清河流域设汪清县。
另外,添设吉林东南路分巡兵备道,道署驻珲春,管理珲春、延吉、绥芬河一带边务、边海兵备,办理珲春关税和交涉事宜。
在三姓设东北路兵备道,办理依兰、密山、临江州一带边务及东北沿边兵备事宜,并管理依兰等处关税交涉。
吉省各道员,皆加参领衔。
紧接着,锡良又下令,奉临电报线(自奉天省城起,经抚顺、兴京、通化达临江县)、奉临支线(由桓仁和辑安两路达通化),即日起动工架设。
曲绍扬借机上奏,想要修筑从通化到临江的铁路,预计需要款项一百五十万两。
锡良回复,可由临长海道未来五年的税赋中筹集一部分,朝廷拨款一部分,其余由省府筹集,资金到位即可修建。
消息传到临江,高江成联合临江、通化等地官员,立即行动起来募集资金。
曲江得到曲绍扬授意,表示愿意支援三十万两,加上朝廷拨款二十万两,省府拨款二十万两,以及曲绍扬想办法从美国银行贷款三十万两。
到当年年底,终于凑出来一百五十万两筑路资金。
对于临长海道修铁路一事,倭国倒是没多大反应。
一方面是倭国的注意力都在新法、京奉铁路上。
另一方面,是吉省这几年修筑的铁路已经很多了。
吉长、吉安、安奉、吉哈、哈瑷铁路相继通车,吉林到珲春的铁路已修筑大半。
从龙井到通化的铁路,也已经提上日程,吉省几乎建立了一个完整的铁路交通网。
曲绍扬的手段强硬,完全无视倭国的反对,只要手里有钱,想怎么修就怎么修,谁也管不着。
所以,临江到通化这点儿铁路,根本就不算什么。
五月十三,新任的东三省总督锡良,到吉省视察。
锡良是蒙古镶蓝旗人,曾在山西任知县,后来又任直隶州的知州、候补知府等职。
此人在山西任职二十年,以廉洁、仁爱、为官认真、作风朴实而著称,据说是深受山西百姓爱戴。
锡良一到吉林城,立刻各处视察,这几年吉林在曲绍扬等官员的治理下,发展的非常不错。
城中心街路平整干净、四通八达,街路两旁安装了路灯,商铺栉次鳞比、繁华热闹。
外围工厂林立,各类产业聚集,经济发达。
身穿统一制服的巡警,在街面巡逻维持着治安,目之所及,各处皆井然有序。
锡良在吉林城停留数日,之后又在曲绍扬等人的陪同下,去了长春、哈尔滨等城市。
还亲自视察了各处铁路、学堂、工厂、农场等地,深入了解吉省各地百姓生活、经济状况等。
“好,好,难怪徐大人对曲大人称赞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