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允许提问的人(1 / 3)

锦衣卫退去,不少人却是炸锅了。

于双之类人之所以放心大胆的来参加此次选拔,也是因为自己没什么后顾之忧。

即便是此次的选拔不成功,也完全可以再回去为官。

现在直接扼杀了他们的后路,万一他们没被选中,那他们岂不是这辈子都无缘官场了?

一众身有功名的考生,听到这个消息眼睛睁的老大,却又不敢表现的套过分。

担心被锦衣卫抓住把柄,直接削夺了他此番参加选拔的机会。

若连选拔的机会都没有,那他们可就真的变成竹蓝打水一场空了。

对于这个消息,留在京中在比试当中落选了的那群人还不知道。

他们若是知道的话,估计得后悔死了。

寒窗苦读考个功名多不容易,突然之间他们此生都无法为官了,那不后悔还等什么?

对于这个结果满心欢喜的怕是只有张浩和朱厚照。

朱厚照早就想找机会把京中的一部分官吏也清扫出去,现在终于找到了这个机会,自是不能放过。

现在,那些人心中即便有恨,所恨之人也只有严连一人了。

张浩和朱厚照相视一笑,不置可否。

朱厚照也就是表面上一副嘻哈拉笑傻白甜的样子,实则极有心计,并不是一般人能够顶住的。

就像如今,轻轻松松便把不想要的那些官吏清除出去了。

这本事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在严连的干扰之下,那个被抢占了时间的考生演讲自然也就不怎么样了。

随着一炷香烧完,这个考生只能灰溜溜的下了台。

下台之后对严连这个罪魁祸首自是恨之入骨的很,眼睛如刀锋一般割在严连身上。

严连现在恐怕也不是这个这一个考生恨上,其余那些身有功名参加了此次选拔的考生怕是都恨上了他。

不管这些考生怎么想,下面的演讲还是要接着往下进行的。

徐永丰排在第十五名,很快便轮到了他。

徐永丰父亲便是庶子,但徐永丰本人身上却带有几分谦和,颇为的知书达理。

最关键,徐永丰并非慕名之人,虽自幼读了圣贤书,却并没有想着能够入仕从而一飞冲天。

在东山书院开办之后,最早一批报了名。

对东山书院所教授的那番理论颇为认同,领悟的也还算不错。

“大家好,在下徐永丰,在下接任布政使之后第一件事便是把从商贾官吏家中没收的土地按照家中丁口安排于普通百姓,拿了土地的这些百姓只需按亩交税便是,第二件事乃是把空余的铺子卖与打算经商的百姓。”

一个布政使管理的不过就是钱和粮,这两个问题便把钱和粮都囊括了进去。

只简单概括了两句话也不过是别人的一个自我介绍罢了。

剩余的时间还很多,徐永丰直接把问题抛给了下面的那些百姓,道“一炷香时间还有空余,大家伙若有不解之处可做提问。”

张浩当初弄这个演讲,只让竞选之人自个儿说了,可没有让选拔之人提问的。

徐永丰搞得这个明显和张浩所指定的规则不同。

参加竞选的那些考生心中虽有疑问,但也不敢出声。

毕竟现在什么结果都没有,他还是有希望成功的,若因别人的事情直接把自己参选的资格弄没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那些考生不敢提问,不代表杨廷和这些人也不敢说话。

在徐永丰刚被问题抛出去,杨廷和便直接质问道“这个叫徐永丰的当是永平侯庶兄之子吧?而现任永平侯还是忠义侯嫡母之兄吧,算起来,这徐永丰也算是忠义侯之兄吧?”

论起亲戚来,的确是有那么几分干系。

张浩没做否定,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