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可是被秦玉林“唤醒”之后,我就没有那种作为“高维生命”的认知了,我现在甚至连“事件叠加态”的作用机制都说不清楚。
这种状态下的我,很难在这里有什么发现,但我又没法怪秦玉林,因为此时的情况、就像那个“诱发叠加态”的悖论一样,同样也是一个悖论。
“唤醒”我,会导致我失去作为“高维生命”的认知——不“唤醒”我,我就无法想起自己此行的任务。
最好的策略,就是在我还处于“叠加态”时,由一个像秦玉林这样的人、来提醒我要做什么。
不过这也只是马后炮,毕竟当时别说秦玉林不知道,就连处于“叠加态”的我都不知道,所以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带着这个“策略”重来一次。
但问题是我已经坍缩成了“人类”,没有作为“高维生命”的认知,就很难弄清楚“事件叠加态”的诱发机制,只能在尽量保证相同条件的情况下重新“觉醒”,然后把结果交给天意。
这听起来不太靠谱,但其实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到的“复现实验”。
而且即便是最严谨的科学研究,也经常会涉及一些“玄学”的东西,比如某台设备周三不能工作,或是某台设备启动时程序报错、在旁边放杯奶茶才能顺利启动。
继续阅读
所以对于这个“笨办法”,我还是抱有一点希望的——直到我看见秦玉林。
“复现实验”的先决条件,就是尽可能完全相同的实验条件,但如果秦玉林刚才说的没错、他真的被困在这里回不去了,“复现实验”也就无法成立了……
“或者你可以先试试。”
秦玉林忽然开口,映出他脸的“气泡”又充盈了一圈:“先去找找我们的维度,他们很快就会开始‘召回’,哪怕现在不能直接解决,至少也把这里的情况带回去。”
我看着秦玉林,心里忽然泛起了一阵悲伤:“那你怎么办?”
“凉拌!”
秦玉林咧嘴一笑:“我刚才想了想,其实留在这里也挺好的,我研究了一辈子‘升维’,虽然还没真正进入这个维度,但也算是如愿以偿了!”
“你……行吧。”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没再劝说,虽然这看起来是、实际也确实是一件悲伤的事,但也总有一些人,朝闻道,夕死可矣。
“对了。”
刚沉寂几秒的秦玉林忽然开口:“你回去以后能不能告诉他们,就说你这次的收获,有一大半是我的功劳?”
“……行。”
“那就……”
秦玉林见我答应,脸上重新露出那种欠打的表情,可是我还没听到他后面的话,那两颗映着他的脸的“气泡”,就“啵”的一声消散了。
十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