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走出画面;再走进画面、再走出画面……周而复始。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地球进入‘融合界线’又重新出现”的情况,就可以找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它只是出画了,而不是进入了其他维度。
可是这样一来也有问题。
没有进入其他维度,就表示那条所谓的“融合界线”,仅仅只是一个视觉错觉、而不是真正的融合界线。
想到这,我又凑到近处看了一眼——太阳系所在的那一线画面,确实和旁边的画面紧密贴合,但这二者之间,似乎没发生我以为的那种融合。
是的,似乎。
我不敢确定这判断,因为那两片本该独立的画面、此刻确实紧紧贴合在一起。
不过我看到的那一线画面不是全部,而是一片画面垂直摆放后、其边缘一条微微蜷曲的边儿,就像曲面屏手机的侧面那一条。
而它的“主屏”画面和另一片画面紧密贴合,使得我看不到太多内容,可是在那条我以为是“融合界线”的位置,没有出现那种星云相互干扰、仿佛水彩晕染一样的干涉现象。
“接触的时间还不够么……”
继续阅读
我轻轻吸了口气,想起自己还处于叠加态的时候、曾经解释过这个现象,大意就是这些“画面”拥挤在一起,需要时间才能慢慢发生融合。
如今我已经坍缩成了“人类”,也就说不清其中的具体原理,不过按照我个人的理解来看,这应该和“冷焊”的情况差不太多。
那是我属于人类的记忆中、在初中物理课上学到的。
相容性好的两块金属,在表面洁净、外界施加压力的情况下,位于其表面的分子会相互融合、将两块材料“焊”在一起。
当然,“维度”不是简单的物质,甚至可能不是分子组成的,但既然有东西组成了“维度”,那么“维度”和“维度”之间,说不定也会出现这种相容性。
思路到这,我又把目光落在那两片画面的接缝处。
在我作为人类的记忆中,老师在那堂课上用两枚铅块做了冷焊实验,而在实验结束后,是用刀片插进缝隙里、把那两枚铅块撬开的。
这里虽然没有刀片,但那条蜷曲的边儿,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发力点,无论是拉、还是用手指去撬,总归是有个尝试的途径。
唯一的问题是,那片太阳系所在的画面在扭曲向下后,就和另一片紧紧贴合着的、看不到内容的画面一起,像楔子一样插在那片黑盘子似的画面中。
我试着往外拔了几下,三片画面接触的地方、像焊死了一样纹丝不动,所以我现在就只剩下一个选择——
先破坏那片纯黑色的、边缘蜷曲的黑色画面,再或撬或拉的、将那两片贴合的画面分离开来。
换句话说,想要分开那两个“维度”,就必须先破坏一个“维度”。
十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