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中行说实施报复害大汉(2 / 3)

汉朝兴衰史 马踏飞花 1433 字 10个月前

续说道:“大王,汉朝是想引导我们华而不实,一点点消耗咱们的钱财。”

老上单于恍然大悟,恨恨道:“文帝居心不良,我说咋给我这么多的丝绸呢?”

“——哈哈”中行说用大汉的丝绸和毛毡比坚固度,两者没有可比性。

就如拿燕窝熊掌和馒头比,去问农民工哪个更经济实惠一样。

紧接着,中行说诋毁汉朝的食物,称赞匈奴人喝的羊奶更有营养。

总的来说,中行说实现了他的第一个目标,成功把大汉的影响彻底消除。

……

转眼半年过去了,文帝派特使来匈奴探望翁主,同时带来了一批丝绸和中原的土特产。

在拜见了老上单于时,中行说作陪,他一看汉朝特使带来了一批丝绸就来气了。

“汉使,以后别进贡这些华而不实的丝绸了,多上贡小米和粮食。”

“喂,你也是汉人,为何称汉朝为上贡、进贡呢?难道你不懂是为了发展两国友好吗?”

汉使反驳中行说。

“怪不得中原人说匈奴人不讲文明礼貌!你刚来半年就被匈奴同化了!”

汉使对中行说十分不满。

汉使意犹未尽,继续说道:“我们大汉天子仁孝治天下,不像你们匈奴人不养老人!”

“喂,你说话有根据吗?”中行说质问汉使。

我们匈奴老人把好吃的,好喝的给年轻人,是为了让年轻人上战场打仗,是为了保护自己,

这样儿子、老子才能保全家业。”

继续阅读

汉使不甘下风,话题一转:

“匈奴风俗不好,大人孩子睡大通铺,父亲死了,

儿子娶后母,哥哥死了,弟弟娶嫂子,败坏伦常!”

“不许你侮辱匈奴人!”中行说狐假虎威道。

“匈奴有匈奴的风俗,儿娶后母,弟娶嫂,是为了保住家业不外流,

是为了保住家族血脉的纯正!是惧怕种族的消失。

你们大汉好,衣冠楚楚,父子兄弟相互算计,不娶他们的后母和嫂子,可亲属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疏远。

就说文帝吧?逼死了他的弟弟刘长……”

中行说越说越激动,最后不给汉使说话的机会。

“汉使,你远道而来,难道要和我斗嘴吗?

这里没你说话的权力,回去多准备优质的大米和高粱,否则等到秋熟的时候,匈奴铁骑将践踏你们的庄稼。”

汉使一看中行说彻底成了汉奸,懒得和他争辩,满怀怒气告辞而去。

中行说日夜教导老上单于,伺机侵略大汉。

……

汉文帝前元十一年,文帝的小儿子梁怀王刘揖,在一次骑马打猎时,马失前蹄把他直接摔出了一丈远,刘揖当场“挂”了。

很不幸,刘揖无后,谁来继承封国呢?

此时太傅贾谊面见文帝,“皇上,微臣没有照看好小王爷,罪该万死!”

“太傅,不关你的事,是小儿命该如此,不必自责。”文帝反过来宽慰贾谊。

“皇上,如今小王爷无后,这事如何处理呢?”

文帝知道贾谊要提出建议,故意引出话题。

“太傅,你有何高见?”

“臣认为,刘氏诸侯王众多,能够拱卫朝廷的不会超过两代人,

将来亲情会越来越淡薄,真正为陛下‘扛雷’的不过是你的三个儿子,

长子刘启是太子,接您的班,小儿刘揖不幸夭折,只有老二淮阳王刘武在外拱卫京畿。

如今刘揖无后,何不让刘武兼并刘揖封地,封其为梁王。

如此以来,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