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隐约琢磨到了一些。
燕王李恪一直都是那种谋而后动之人。
此次他如此急切,除了在这场战事中有了一些特别的谋划,而李靖来到云州城打乱了他的部署,让他心中没有底外。
估计只剩下,李恪非常忌惮李靖这个理由。
毕竟,李靖战功赫赫,其谋略与威望皆让人敬畏。
李恪所谋划的事物,必然与自己的利益有关。
自古以来成大事者,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或秘密。
在李靖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面前,李恪可能会担心自己的谋划被李靖察觉。
从而担心自己的谋划被李靖察觉,因此影响自己在这场战事中的地位和作用。
袁天罡思来想去,也只想到这一个理由。
不然,他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能让一向沉稳的李恪如此失态。
袁天罡微微沉吟,而后缓缓说道。
“殿下无需多虑,这云州城非传统战略要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防御设施,使其在这场战争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李靖乃大唐用兵第一人,能够看出这一地理位置优势,实属正常。”
袁天罡先是宽慰了一句李恪,然后又接着说道。
“再说了,这大唐与突厥两个大国之间的战争,又不是两个帮派砸场子,一天、两天,或者三四天,就可以轻易结束的。”
继续阅读
“这必将是一场漫长而复杂的博弈,这李靖将军才刚刚率军前来,殿下就失去了方寸,长久以往,如何能在这波谲云诡的局势中站稳脚跟?”袁天罡语重心长地说道。
袁天罡的这句话一经说完,李恪便微微一怔,脸上露出沉思之色。
他知道袁天罡所言极是,自己方才的失态确实不应该。
就算是李靖现在改变了作战方案,这场在历史中留下浓浓一笔的灭国战争。
虽说以大唐的实力,加上李靖这位军神的指挥。
也接近耗费了一年半,接近两年的时间。
在李靖与诸多朝廷大将的眼皮子底下。
自己的全部实力,也不宜暴露出来。
不然,立功不成,还有被人举报投诉的风险。
别人要是问,你一个藩王,好好的,在封地之内,养上一两万的骑兵干什么?
你怎么回答?
这根本就没法回答。
要不然,李恪也不会将那些已经收编好的军队,全部赶到了勾注山上。
在李恪的原计划中,他动用的兵力就是三千,最多不能超过五千。
若是没有李世民的特许,超过这个数字的兵力,那便是僭越之举,必然会引起朝廷的警觉与不满。
所以,这三千到五千的兵力,如何运用就是一门大学问。
按照李恪最开始的设想,就是活学活用。
李靖是如何率领三千精锐骑兵奇袭定襄,他便如何以这三千到五千的兵力在这场战争中发挥关键作用。
他可以借鉴李靖的战术,寻找突厥防线的薄弱之处,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
或者利用地形优势和未卜先知的历史知识,进行伏击,给突厥军队以沉重打击,活捉颉利可汗。
但是经过袁天罡的提醒,他发现,自己似乎确实还是受到了李靖改变计策的影响,有些没有沉住气。
因为这场战役的最后,就算李靖违抗李世民的命令,从而将不可一世的突厥给灭了国。
这都是一年以后得时间,自己现在就操心忧虑这些,实在是有些操之过急。
还不如想着如何好好发展发展封地内的经济民生。
再则,好几万的大军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