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男孩还是生女孩,那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只能听天由命。”文秀小心地说:“在我们农村,每家每户都是希望生男孩的,这还不完全是传宗接代的问题,因为女孩早晚要出嫁,农民丧失劳动能力以后,只能靠儿子赡养,女儿出嫁了,没法赡养父母,所以每家都要生儿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农村,人们经常欺负那些五保户,就是没有儿子的人,所以每家每户也要生儿子。在城里就不一样了,城里的工人都有退休金,老有所养,有没有儿子是无所谓的,女儿和儿子是一样的,没有差别,女儿一点不比儿子差。我是瞎胡说,大姐你别当真;说的不对,还请批评指正。”小崔也说:“ 韩老师说的是这么回事,农村的情况和城里不一样,差别很大。我们上中学的时候,农村的同学学习特别用功,都是为了从农村出来。如果他们能够考上大学或者中专,就是鲤鱼跳龙门了,就可以成为国家干部了,那些非农业户口的女生也愿意嫁给那些考上学的男生,因为这些男生成为国家干部了嘛。县城里介于农村和城市之间,许多人都是农业户口的临时工,跟城里不一样;但是还是比农村在广阔天地里战天斗地强多了。农村的条件是最差的,有时候没吃没穿,也是没办法,国家也穷啊,只有苦了农民了。不过,我看小韩姑娘不像是农村出来的。相对来说,农村出来的不管男孩女孩都要土气一点,没有城里的年轻人洋气。小韩,你说是不是这样?”文秀直率地说:“一点不错,就是这样。我们复读时候,班里有一个大城市天津来的女孩,特别洋气,好漂亮,我们农村的女孩觉得根本没法跟她相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田大姐说:“你们说的不错,农村的情况和城里确实是有差别的。不过思想观念的改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几千年都讲究传宗接代,现在虽然社会在发生很大变化,但是传宗接代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没有多大改变。所以我的公公婆婆让我生儿子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也跟丈夫商量了,打算再生一个,不过不能保证一定能生儿子,呵呵,这个谁也保证不了;同时也跟公公婆婆做通了工作,再生一个,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以后就不再生了,因为三个孩子也不少了,公公婆婆也同意了。婆婆说,也不是非要让生男孩不可,只要生三胎就中了,男孩当然好,即使是女孩也不错,也是完全能够接受的。”文秀赞叹道:“大姐,你的公公婆婆挺开明的,已经很不错了。”田大姐点点头说:“是的,公公婆婆都是很明白事理的人,对我们也都很好,很宽容,从来不挑剔我和丈夫也很尊敬公婆,凡事不自作主张,都跟公婆商量,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各自讲讲自己的道理,这样以比较,谁更有道理就清楚了。公婆如果觉得自己的想法不是最有道理的,也不会坚持,也从来不摆家长和长辈的架子,这让我感觉很幸运,我知道,并不是每个女孩都能嫁到这样的开明家庭的。如果遇到不明事理的长辈,你想做点什么还必须动一番心思,甚至斗智斗勇;不少情况下,还要忍气吞声;不然的话,家里就好鸡飞狗跳、剑拔弩张。遇上这样的家庭就十分无奈了。”
文秀想起来自己的家庭和婆家,情况与田大姐家情况差不多,甚至更好。她爸妈都是通情达理的长辈,处事公平,一心为了孩子们好,对儿媳妇照顾有加,对女婿也非常关爱。这么好的长辈,小辈们可能不孝顺吗?如果不孝顺,那真是猪狗不如。当然,走进家庭的大嫂、二嫂、佩轩也都是很好的人,过年的时候在一起,和和睦睦,其乐融融,真是幸福的一家人啊。婆家也是这样,公婆人品都很好,婆婆在贾庄孝敬公婆是有名的,家里有这样的传统;但是公婆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什么事都听年轻人的意见,在家里一点也不独断专行。对她这个儿媳妇宠爱有加,简直比对女儿都好。对女婿也很好,当